題目

朱元璋因何罷建中都?

聲音導航:

 

202107phn013_01
安徽鳳陽縣的明中都午門遺址(圖片提供:李秀樺/FOTOE)
202107phn013_01

朱元璋是從鳳陽農村走出來的,他的童年和青少年都在這裏度過。當上皇帝後,他一度宣布蠲免家鄉的賦稅,以示愛恤之意。鳳陽也因為是龍興之地,由南直隸直接管轄,還因為是明皇陵所在地,又在此設置「中都留守司」這一中央直轄的省級軍政管理機構。朱元璋還有更大的「衣錦還鄉」的舉動,就是在這裏修建明朝的新都城,即明中都。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改濠州為中立府,下令修建中都城,要求「如京師之制」,規制等級很高。實際上,建國之初朱元璋就圍繞都城選址做了不少探索。1368年建國時以南京為京師,徐達率兵北上時,改河南汴梁名為開封,朱元璋下詔以開封為北京,頗有繼承傳統華夏王朝正統之意,也形成了明朝歷史上第一個「南北兩京」。到洪武二年,他又下詔以臨濠為中都,營建新都城,頗有衣錦還鄉、榮歸故里之意。從明中都流傳下來的規制和名稱看,朱元璋是想將家鄉鳳陽作為理想的首都,而南京、北京只是陪都。

202107phn014_01
儀鳳門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又稱興中門(圖片提供:常鳴/FOTOE)
202107phn014_01

限於明初的史料,有關中都的記載很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中都由李善長主持營建,到洪武六年(1373年)時,皇城及禁垣的城牆和基礎等基本建成,外城也已夯土築成,施工規模浩大,至今我們仍然能看到雄偉壯闊的明中都遺存,它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明太祖實錄》卷九十九記載,洪武八年夏四月十五日,「功將告成」,朱元璋抵達中都。出發前的太祖春風得意,滿心豪邁。在前往鳳陽的途中,他暢遊滁州,祭拜滁陽王郭子興,於「醉翁亭下,釀泉備酒,掬飲者酣」,乘着酒興,著有《感舊記有序》:「予因督工中都,道經滁州,乘春之景,踏青西郊……」,可見心情大好。到鳳陽後,他祭告天地,親祭祖陵,似乎一切都正常進行。

202107phn015_01
在鳳陽縣明中都宮城遺址出土的城磚(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07phn015_01

然而,讓人非常奇怪的是,四月二十八日朱元璋一返回南京,馬上宣布「罷建中都役作」、「以勞費罷之」。這太意外了,更加詭異的是,朱元璋此後再也沒有返回家鄉,留給後人無數的猜想。那麼朱元璋在鳳陽期間到底發生了甚麼?是甚麼讓他最終放棄中都作為首都的計劃呢?對此,後世學者有許多猜想。對明中都最有研究的學者,是已故的王劍英先生,他曾在鳳陽生活多年,並長期考察中都遺址。他在專著《明中都》中列舉了幾種朱元璋罷建中都的原因,一是前引《明實錄》的記載,「以勞費罷之」;二是劉基曾給朱元璋建議,「鳳陽雖帝鄉,然非置都之地」;三是朱元璋在鳳陽期間,得知工匠發生了集體反對營建的事件。長期研究鳳陽文史的夏玉潤先生在他的《朱元璋與鳳陽》和《鳳陽古今》兩書中,也對罷建中都的原因有所羅列,比如鳳陽的風水不佳,不適合建都;再如中都營建奢華,與朱元璋的治國理念和明初的形勢不相符;同時,不排除鳳陽為淮西集團的大本營,在此建都有可能影響皇權的穩定等等。

202107phn016_01
安徽鳳陽明中都城(圖片提供:尹楠/FOTOE)
202107phn016_01

以上種種,可能都影響到性格多疑的朱元璋,成為他最終下決心罷建中都的重要因素,那麼是不是還有直接的導火線或更重要的原因呢?我們再回頭看看朱元璋在鳳陽期間到底發生了甚麼?《明史‧薛祥傳》有一條記載很值得關注,薛祥在洪武八年(1375年)時任工部尚書,「時造鳳陽宮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鬥殿脊者。太師李善長奏諸工匠用厭鎮法,帝將盡殺之。祥為分別交替不在工者,並鐵、石匠皆不預,活者千數。」這裏是說,朱元璋坐在即將落成的殿中,似乎聽到有人持兵器於殿脊打鬥的聲音,此為不祥之兆。又李善長查報,有工匠使用「厭鎮法」(或稱厭勝或壓勝之術)詛咒朱元璋,恐不利於江山社稷。

 

種種史料表明,營建中都必須役使大批工匠,薛祥「活者千數」,說明當時參加營建的工人數量很大。營建勞民傷財,招致匠人不滿或強烈反抗,不論工人是否用了「厭勝之術」,朱元璋是相信古代匠人的「技術反抗」。原來想榮歸故里、光宗耀祖的朱元璋,回鄉卻遭到如此打擊,如果再聯想此前劉基「鳳陽未置都之地」的勸諫,也恰在此時,劉基去世的消息也上報到朱元璋的面前。此事對他可能是很大的雙重觸動。朱元璋在綜合考慮了營建中都帶來的種種消極的影響和不利的因素之後,遂以「勞費」的理由罷建中都。

202107phn017_01
鳳陽明中都皇城建築構建及復原圖,安徽博物院藏品(圖片提供:黃欣/FOTOE)
202107phn017_01

朱元璋有很濃重的家鄉情結,當上皇帝之後,他曾多次回憶起在鳳陽的生活。從洪武二年(1369年)就下令營建中都鳳陽,這不是一時興起,他肯定知道建新都城花費巨大,所以「勞費」不過是藉口。到洪武七年(1374年)時,還更名濠州為鳳陽府,顯然是做好了在此建都的準備,只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斷然下令罷建中都。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他又廢掉開封的北京之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曾一度想建都於西安。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洪武一朝在都城制度建設上,還處於摸索之中,後來明成祖遷都到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是明朝都城制度探索的延續。

作者:
上載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