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201phn004_01
泰山山頂雲海奇觀(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1201phn004_01

泰山

泰山地處山東省中部,是華夏最早的歷史名山,主峰天柱峰高達海拔1,532.8米。區內的古建築、碑刻、石刻等佛教、道教及歷史名人的遺跡都非常豐富,被歷史學家譽為「中國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泰山高聳,景觀優美。三潭疊瀑、百丈崖、仙人橋、臥龍槐等勝景,均叫人目不暇給。在山頂上,更可以看到著名的十大奇景:旭日東昇,夕陽西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泰山又有五大夫松和一品松等古樹名木,它們姿態古樸,而且蘊涵着許多歷史典故。古人認為山嶽代表了至高無上的天,還認為東方是萬物交替、初春煥發的地方,而氣勢磅礡的泰山正好雄踞東方,因而格外受人們敬重,在五嶽中最為神聖,故此被尊為五嶽之首。泰山巔頂的巨石上則刻有「五嶽獨尊」四個大字。

bulb

五嶽

五嶽是指泰山、衡山、華山、恒山和嵩山等中國五大名山,聳立在中國各個方位,分別被稱為東嶽、南嶽、西嶽、北嶽、中嶽。

1201ph010
「五嶽獨尊」碑
1201ph010

古代帝王都在泰山的岱廟舉行封禪大典,封禪是宣揚帝王「受命於天」的一種祭祀儀式,只有功德卓著的盛世之君才有資格封禪。據傳先秦時代已有七十多位君王到泰山封禪,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武則天、乾隆等多位皇帝亦多次到泰山封禪。不少文學作品和成語都和泰山有關。杜甫在《望嶽》詩中提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李白在《游泰山六首》詩中高吟「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孔子、曹植、司馬遷等人都曾在文學作品中頌讚泰山,而「穩如泰山」、「重於泰山」等成語,均廣為流傳。另外,泰山的碑碣和刻石的歷史文化價值極高,如秦代李斯的小篆殘碑,唐玄宗的《紀泰山銘》,以及北齊人刻的經石峪《金剛經》等,都極其珍貴。

bulb

封禪

所謂「封」,即是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告上天;「禪」,即是天子在泰山下一個名為梁父的小山祭地。兩者合稱為「封禪」,目的是向天地宣告人間太平。據《史記》記載,古代曾行封禪之禮的君王有72位,而第一個真正統一全國而舉行封禪大典的帝王是秦始皇。

 

1201ph011
天貺殿
1201ph011

黃山

黃山在安徽省南部,以雲海、溫泉、奇松及怪石「四絕」著稱於世,山峰險峻奇雄,自然美景千變萬化;稀有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華東動植物寶庫」之稱,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周遊全國名山大川,曾兩次到黃山遊歷,讚嘆「黃山歸來不看嶽」。可見黃山景色獨特,它既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又有浩蕩的雲海、奔瀉的飛瀑。黃山峰林舉世知名,最險峻的天都峰被認為是「群仙所都」;最高的蓮花峰群山簇擁,彷彿一朵向天開放的蓮花,雄奇中透出秀雅,不負「天下第一奇山」之名。

1201ph012
天都峰
1201ph012

據記載,從唐朝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間,流傳下來讚頌黃山的詩歌有兩萬多首。明朝末年,大畫家石濤經常說「黃山是我師,黃山是我友」。他以黃山為題材創作了很多繪畫,有《黃山八勝圖》和《黃山前後海圖》等。其畫風獨特而且影響深遠,他的山水畫追隨者眾,結果形成了以石濤為首的黃山畫派。直到現在,不少當代大畫家都十分喜歡黃山,還會登上黃山觀景寫畫。

1201ph013
迎客松
1201ph013
1201ph014
飛來石
1201ph014

武當山古建築群

武當山又叫太和山,相傳道教的真武大帝在這裏修煉成仙,有「非真武不足以當之」的說法,因此就叫做武當山。元朝末年的張三豐,除了修道,還創立了武當武術,武當山的名氣就更大了。到了明朝,永樂帝朱棣親自策劃,於1413年派遣大臣率領三十多萬軍民工匠,用了12年的時間,建成玉虛宮、太和宮等33個宮觀群,成為現存中國最有特色的古建築群之一。

 

武當山現存古建築53處,建築面積27,000平方米,包括了唐、宋、元、明的道教建築物,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山上各道觀有古代塑像一千四百多尊,又有極多古代碑刻、文史資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

1201ph015
武當山古建築群鳥瞰
1201ph015

紫霄宮是武當山最大的建築群,現存29幢建築,大殿的屋頂鋪着藍色琉璃瓦,屋脊則用了黃色和綠色,色彩華麗。南岩宮建在陡峭的石壁旁,其特色是門、窗、樑柱全都用青石造成,宮旁有一根懸空伸出的石樑上雕着一條盤龍,龍頭頂着一隻石香爐,這個設計奇特的香爐稱為「龍頭香」。金殿在主峰的最高處,全部構件用銅製造,通體鎏金,是武當山最有名的一座大殿。它建造於明朝永樂十四年(1416年),至今仍然金光燦爛。大殿內供奉着真武大帝的銅鑄神像。

1201ph016
紫霄殿
1201ph016

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畔,山上有四十多處古蹟已列為中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又有第四世紀冰川遺跡,地形變化豐富,既雄奇又秀麗,有「地質公園」之稱,加上完整的生態系統,具有獨特的文化和科學價值。

 

廬山是由地殼斷塊形成,故多奇峰峻嶺,千姿百態:在大漢陽峰上可遠眺千里之外漢陽的燈火;含鄱嶺有鯨吞鄱陽湖的氣勢;香爐峰雲霧繚繞;紫霄峰上接雲霄;以及被譽為廬山第一大瀑布的三疊泉。

1201ph017
三疊泉
1201ph017

自古以來,廬山深受歷代騷人墨客青睞,他們相繼登山寫作詩文,頌讚廬山的奇雄秀美。早在兩千多年前,西漢司馬遷已把廬山寫進了《史記》;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故鄉就在廬山腳下,其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說的南山應指廬山;唐代詩人李白曾歌詠廬山的香爐峰瀑布:「疑是銀河落九天」;唐代詩人白居易也讚曰:「匡廬奇秀甲天下」;蘇東坡所寫的《題西林壁》,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句,膾炙人口。

 

廬山還保存了許多歷史古蹟。東林寺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是由東晉高僧慧遠所建造,慧遠並在此創建了佛教宗派「淨土法門」,使廬山成為當時中國南方的佛教中心,影響深遠,該寺現在仍保留完好。白鹿洞書院由南宋著名學者朱熹建立,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至今已有過千年歷史。廬山上風格迥異的別墅六百多幢,無意中形成了一個別墅博物館。蔣介石、張學良、毛澤東、周恩來和宋美齡等人,都曾入住廬山的別墅,而這些別墅現已開放給遊客參觀。    

1201ph018
白鹿洞書院
1201ph018

峨眉山——樂山大佛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比中國的五嶽都要高,故歷代譽之「高凌五嶽」,而樂山大佛是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點,是世界上最大的坐佛。此外,當地的動植物種類繁多,可說是世界生物寶庫!

 

六世紀中葉,世界佛教重心由印度轉向中國,峨眉山成為佛教聖地。唐代的武則天大興佛事,將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及安徽九華山,封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從此,峨眉山佛教千年不衰,延綿至今。

 

峨眉山最高的山峰高達海拔3,099米。其山巒蒼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而雲海、佛光等神奇景觀,更令人恍如置身仙境。峨眉山就像蠶蛾臥眉(猶如少女的眉形),遠望十分秀美。山下春暖秋爽,山中終年雲霧,山頂一年之中則有半年冰雪;山上亞熱、溫、寒帶的植物於四季交替生長,所以峨眉山既是瓊花瑤草的王國,又是珍禽異獸的樂園,一年四季皆秀色。峨眉山的動植物種類繁多,不同品種的植物共有三千多種,約佔中國植物種數的十分之一;野生動物有兩千三百多種,其中與人相親的猴群,更給遊人帶來許多樂趣。

bulb

佛光

佛光是一種自然奇觀,是太陽光的反照現象,要配合適當的天氣和地理環境才會出現。每當中午以後,烈日當空,山中雲氣鋪滿岩谷。雲海上就會出現一個彩色的大圓環,外紅內紫,非常美麗,因為在山區多有佛廟,所以人們自然地把光環與佛一起聯想,稱之為佛光。

1201ph019
萬佛頂
1201ph019

著名的樂山大佛就在峨眉山以東40公里,依凌雲山岩壁鑿成。人們常以「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來形容樂山大佛。大佛高71米,寬28米,聳立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匯流處,是盛唐石刻造像第一巨大工程。大佛手指長8.3米,一枚大拇指甲就有1.17米,而大佛一隻腳背上便足以坐下一百多人。如此高大的坐佛,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1201ph020
樂山大佛
1201ph020

武夷山

武夷山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是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地區,保存了世界同緯度上,最完整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這裏又是朱子理學的搖籃,文化名人輩出,是一座具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名山。

 

武夷山風景區主要由九曲溪、天游峰、桃源洞及武夷宮等組成。群峰奇偉,碧流縈繞峰間,折成九曲十八灣的風貌。沿溪兩岸,群峰的倒影都反映在碧波之中,景色雄奇壯麗。這裏盛產的武夷岩茶(又名烏龍茶),在元代已是皇室貢品,並以其「藥飲兼具」的功效而名揚四海,其中以「大紅袍」這棵茶樹最為著名,現在更成為一個獨特的景觀。

 

早在夏商前,古越人已在這兒居住和活動,直到現在,當地險峻的懸崖山洞中,還留有古越族特有的以船棺安葬的遺跡。後來又逐漸形成中國東南部的「古閩族」文化、「閩越族」文化和「漢城遺址」。

 

此外,武夷山曾經是許多儒家學者講學之地,也是以宋代朱熹(1130—1200年)為首的中國理學的發祥地。朱熹被譽為中國繼孔子之後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是儒學後期的代表人物。朱熹14歲到武夷山,71歲去世,除在外當官數年,其餘時間都在武夷山從學、著述和傳學,先後創辦了寒泉精舍、武夷精舍和考亭書院等書院,更在此創立了朱子理學。

1201ph021
玉女峰
1201ph021
1201ph022
摩崖石刻
1201ph022

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與都江均位處四川成都,前者是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後者則是全世界年代最久遠,以及至今仍以基本原貌為人所用的水利建設。

bulb

音:〔普〕yàn;〔粵〕jin2,音「演」。

義:用作擋水的土堤,可提高上游水位,發揮灌溉功能。

成都平原向來有「天府之國」之稱,因為這裏不僅群巒簇擁,風景幽美,更因有千年古堰在發揮着巨大作用,令土地肥沃,農產豐富,使百姓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青城山坐落在成都平原的西邊,是四川五大風景名勝之一,河流縱橫,古木參天,在這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無論是峰、谷、崖、坡,都因為帶着水氣而顯得格外清幽秀美。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文化的發祥地,相傳這是東漢道人張道陵講經傳道的地方,山坳、山巔遍布道教的建築群,共有宮觀38處,宗教地位不亞於武當、天台等道教名山。 

1201ph023
青城山山門
1201ph023

中國河流眾多,其中都江堰、芍陂、漳水十二渠及鄭國渠均在春秋戰國之際建造,並稱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直到現在,只有都江堰還在發揮作用。公元前三世紀,成都的平原常有水患,太守李冰父子率領民眾,修建了一座排、灌、航的大型水利工程,解決了水利工程中最難的問題──排沙,歷兩千三百餘年而不廢,成為世界上最古老,以無壩引水為特徵,至今還在發揮作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為了紀念李冰父子,後人於都江堰玉壘關外,建了一座「二王廟」。

1201ph024
都江堰渠首
1201ph024
上載日期:
2020年09月2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