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長調如何融入蒙古族的日常生活?

30017ph007
那達慕大會
30017ph007

長調與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可謂息息相關,由日常生活、畜牧、宴會以至大型慶祝活動,都離不開長調。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喜愛唱歌,雖然他們常年與畜群相伴,這些牲畜陪伴着牧民成長,亦是牧民的重要經濟支柱。在大草原裏,畜群就是牧民最好的「朋友」,在孤單寂寞的環境下,牧民會以長調的歌聲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而蒙古婦女在家裏亦會以長調來自娛一番。另外,生活在草原上,當地人無論是家中舉行宴會或牧民族間的大型慶祝活動,如那達慕大會等,都會歡宴歌唱,成為一種民俗生活方式,而所唱的歌,就是長調。

 

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牧民趕着畜群,登上高處,向着緩緩升起的太陽,伸開雙臂,唱起《太陽噢嗨》,將第一縷陽光「迎接」到手掌上,以開始美好的一天。這裏「噢嗨」,為象聲詞,用於回應、認可、應和等。古代「噢嗨」是用來召喚、呼喚,有軍隊衝鋒噢嗨,有獵隊狩獵噢嗨等。在集體行為當中,一段噢嗨,往往喚起精神、調整秩序。

30017ph006
放牧人
30017ph006

在蒙古,無論是在牧區、農村,還是在城鎮,無論是隆重的民俗節慶,還是遠方來客、朋友聚會,都會歡宴歌唱。人們通過大大小小各種形式的宴會來交往及遊藝娛樂,歡度節日,慶賀豐收,慶祝壽祿。有宴必有歌,宴會是長調傳承的主要地方。蒙古族宴俗中的歌唱習俗是一套已規定的表演程式:宴禮開始時有「起宴歌」,中間還有「節段歌」,結束時有「終宴歌」,不同的人、場合、階段都有與此相應的演唱曲目。曲目多為長調。蒙古族宴俗中有「酒要三杯接三杯地喝、歌要三首接三首唱」的習俗,以三首歌為一單元把宴歌分成若干組,根據宴禮進程,敬一輪酒(三杯酒)唱一組(三首)歌。演唱時候由歌手或長者起唱,其他人隨之應和。一首歌曲唱完之後,參加宴會的所有人接應一段固定的長調唱段,叫「圖日勒格」。宴會結束時唱「終宴歌」,亦叫「上馬歌」,所有來賓飲離別酒,主客雙方共聲歌唱,相互道別,直到來賓遠去。

 

那達慕是草原上最盛大的遊藝活動之一。「那達慕」有「遊藝」、「遊戲」之意,每有祭敖包、祭神山等大型儀式或重大節慶,便召開那達慕,牧民從四面八方架着勒勒車,帶着蒙古包趕來安紮在那達慕大會現場周圍,於是草原上突然出現了很多蒙古包群,類似集市,甚是熱鬧。平常散居在草原各處的牧民,通過那達慕聚在一起。那達慕大會的時間,數天至十餘天不等。內容主要以體育競技為主,舉行摔跤、賽馬、射箭比賽,稱為「男子漢三大競技」,另外還有歌唱比賽、遊藝比賽以及物品交易等內容。摔跤是體現男子漢力量與智慧的競技活動。摔跤手(搏克)上場時,由歌手唱一段長調旋律的《邀跤歌》,在恢宏雄壯的歌聲中,摔跤手們翩翩跳起「摔跤舞」入場。賽馬手一般由少年兒童擔任。比賽開始前,騎手騎着馬圍繞出發場地高歌《馬兒仔》,為賽手和賽馬祝福,氣勢十分熱烈。射箭比賽開始時,要唱《射箭噢嗨》。三大競技結束後,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由祝讚詞藝人為每位獲獎選手和賽馬唱誦祝讚詞,並贈予相應的稱號。

30017ph008
蒙古族以長調藝術來表達生活日常
30017ph008

蒙古人將馬、牛、駱駝、綿羊、山羊稱作「五畜」。蒙古人畢生與五畜相伴,故有許多民歌與五畜相關。其中,馬最為普遍。蒙古人的一生,在馬背上成長,在馬背上放牧,在馬背上打仗,在馬背上歌唱。因此對於蒙古人來說,馬背既是搖籃,也是戰車,又是舞台,從而人們把馬尊為五畜之首,被視作是人類的朋友。以馬為題和以馬起興的長調不計其數,如《小黃馬》、《走馬》、《圓蹄海騮馬》、《黑駿馬》、《修長的栗色馬》等,佔全部長調民歌約四分之一。北方草原民族的牧業生活中有一類體裁,是專門「給五畜唱的歌」:有些第一次當媽媽的母畜,產下幼畜後,拒絕餵奶。這時,牧民抱着被遺棄的幼畜,在母畜身邊低聲吟唱勸奶歌,直到母畜被歌聲打動,掉下眼淚,認下幼畜,給其餵奶。其中,哄綿羊調稱「呔格」(toig),哄山羊調稱「切咯」(qaig),哄駝調稱「嘿嘶」(höös),哄牛調稱「嗚卟」(ööb),哄馬調稱「咕咧」(goroi),是在委婉抒情的長調旋律上,配以召喚牲畜的特定象聲詞歌唱。有些地區還以馬頭琴伴奏歌唱。

30017ph005
牧民喜愛以馬頭琴伴唱
30017ph005
上載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