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30017ph030
30017ph030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所創造,在傳統節慶、民俗生活和野外放牧時歌唱的一種抒情民歌體裁,是一種具有鮮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被譽為草原音樂「活化石」,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長調與草原上牧民的生活可謂息息相關,由日常生活、畜牧、宴會以至大型慶祝活動,都離不開長調。草原上的牧民會以長調的歌聲來抒發感情,而蒙古婦女們在家裏亦會以長調來自娛。另外,當地人無論是家中舉行宴會或牧民族間的大型慶祝活動,都會歡宴歌唱,而所唱的歌就是長調。

 

長調蘊藏着一股獨特的藝術內涵,唱詞、旋律、唱法及表演形式等都別樹一格。長調作為一種抒情曲種,特點是大量使用裝飾音和假聲、悠長的流動性旋律、豐富的節奏變化、極為廣闊的音域和即興創作的形式是其特點,它的唱詞一般為兩句或四句結構,上升的旋律節奏緩慢穩定,下降的旋律常常插入活潑的三音重複句式,模仿草原生活步調,演唱和創作皆與牧民生活緊密相關。

 

蒙古族音樂文化的空間分布表現在縱橫兩個緯度上:「南與北」格局表現為類型的差異;「東與西」表現為風格的差異。僅從內蒙古地區「南與北」側度上看,東西橫穿蒙古高原的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將蒙古高原分成截然不同的兩個地理特色:以北的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烏拉特北部、阿拉善以及喀爾喀、衞拉特等地,是典型的草原地帶,民間音樂以傳統史詩、長調、馬頭琴、呼麥、潮爾道以及具有游牧文化特徵的傳統禮俗音樂為主;以南是科爾沁、東土默特、喀喇沁以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以農耕為主的半農半牧或者純農業區,以短調民歌、胡仁‧烏力格爾、敍事民歌、民間合奏等新興體裁為主。

 

長調是反映着蒙古族民的一種民俗歷史歌曲,其題材也是環繞牧民的生活習慣及民間風俗,例如歌頌成吉思汗、讚美家鄉風物的讚頌歌;唱頌人間美好事物,宣揚佛法及宣導人們追求美好理想的訓諭歌;思念家鄉、親人的思念歌;感恩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恩歌;講述愛情的歌曲也是長調民歌愛用的題材;當愛情進化到結婚時,婚禮上每個儀式都有特定的歌曲,按照既定的習慣模式演唱,而長調民歌亦是慣用的曲調;敍事歌也是蒙古族民經常採用的長調題材,有着悠久的歷史。

 

長調被列入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國家亦公布了一批長調藝術家的傳承人名單,包括巴德瑪、莫德格、寶音德力格爾、阿拉坦其其格、札格達蘇榮等。

 

蒙古族長調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融入現代生活中,如何適應現代社會市場化、商品化的要求,並在適應現代生活的同時,又如何盡可能保持原來的面貌。

上載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