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30017ph013
專業長調歌手演唱
30017ph013

呼倫貝爾長調

位於內蒙古最東部的呼倫貝爾,地貌分為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山地、河谷平原低地三個部分。這裏居住着蒙古、漢、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主要由巴爾虎、布里亞特兩個部落構成,他們主要分布在巴爾虎草原上。巴爾虎人的音樂生活中,長調佔據主要地位。巴爾虎長調形式多樣,結構複雜,唱法自成體系,風格遼闊舒展,挺拔壯美。代表性曲目有「巴爾虎三褐色」──《褐色的麻雀》(又稱《巴彥巴爾虎的守夜人》)、《褐色的雄鷹》、《三歲的褐色馬》,因歌名均含「褐色」而得名。

30017phn002_01
呼倫貝爾草原(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30017phn002_01

科爾沁長調

科爾沁部是成吉思汗長弟拙赤‧合撒兒屬部,曾居住在今呼倫貝爾草原,清初開始經過多次遷移,其主體部分遷至嫩江流域及以西的科爾沁草原,編為十個旗,號稱「嫩科爾沁」。目前,通遼市、興安盟是科爾沁部主要聚居地。清朝中葉以來,隨着大量漢族農民湧入科爾沁地區,蒙漢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加強,原住科爾沁人逐漸接受了農耕文化,他們築室而居,耕種農作。在科爾沁民間音樂中出現了長篇敍事民歌、烏力格爾(蒙古說書)、好來寶、合奏樂、四胡音樂等新的體裁,而長調民歌、英雄史詩等傳統體裁逐漸衰微。時至今日,科爾沁南部、中部許多地區長調民歌已經消亡,而只有在扎魯特旗、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賚特旗北部的草原地區仍有長調民歌在流傳。科爾沁長調民歌深沉悠遠,富有張力,曲目蘊藏豐富、體裁題材多樣,唱法自成體系,是蒙古族長調中極具特色的地方傳統之一。代表性曲目有《巴彥查干》、《金泉》、《巴彥通拉嘎》等。

30017ph014
科爾沁長調歌手
30017ph014

昭烏達長調

位於內蒙古中東南部的赤峰市是目前昭烏達長調的主要流傳地。這裏有巴林、阿魯科爾沁、翁牛特、敖漢、喀喇沁、克什克騰等部落,而且這些部落的音樂文化因地因時而呈現出地區和部落的鮮明差異。就長調而言,南部喀喇沁、敖漢等地以農耕為主,長調民歌活態傳承基本消失;北部的克什克騰、阿魯科爾沁、巴林則是昭烏達長調主要流傳地。而昭烏達長調亦明顯地分化出巴林──阿魯科爾沁和克什克騰兩個支脈。巴林──阿魯科爾沁長調民歌形式相對簡單,風格古樸,與毗鄰的科爾沁──扎魯特地區相近,代表曲目有《江沐漣之水》、《沼澤地裏的柳樹》、《金色的聖山》、《吉塔拉的錦雞》、《奔賓錫里》等。克什克騰部與錫林郭勒毗鄰,演唱風格與烏珠穆沁、阿巴嘎──阿巴哈納爾相似,許多曲目相互傳唱。具有克什克騰地區特色的曲目有《阿都沁查干敖包》、《巴彥杭蓋》、《富饒美麗的家鄉》、《黑駿馬》等。

 

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長調

自古以來,錫林郭勒──烏蘭察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舞台。蒙古鼎盛時期,這裏成為蒙古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就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錫林郭勒、烏蘭察布草原是蒙古族長調民歌主要流傳地,蘊藏豐富,風格獨特,仍保持着草原游牧音樂文化的原生面貌。而且,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地域內部,明顯地分化出烏珠穆沁長調、阿巴嘎──阿巴哈納爾長調、蘇尼特長調、察哈爾長調、杜爾伯特──達茂長調等鮮明的部落風格。除了一般意義上的長調民歌外,錫林郭勒地區還流行着一種多聲部長調形態:一人唱出長調旋律聲部,一或多人伴以固定超低音聲部,叫「潮爾道」,意為「有和音(潮爾)的歌」。

 

烏拉特長調

烏拉特草原位於蒙古高原西南邊,西邊與阿拉善毗鄰,北邊與蒙古國接壤,東臨烏蘭察布草原和土默特川,南抵河套平原,大致包括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及包頭市西郊的一部分地區。烏拉特為成吉思汗長弟拙赤‧合撒兒後裔所統,原屬科爾沁蒙古部。清兵入關後,烏拉特部西遷,定牧於河套北岸。在過去的三百多年裏,烏拉特蒙古人在這裏過着傳統的游牧生活。解放後,烏拉山以南的大片草原逐漸變成農田。今天,居住在烏拉山以北的烏拉特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居住在烏拉山以南的蒙古人大多與漢族雜居,過着半農半牧的定居生活。

 

烏拉特民間將民歌分為「希魯克道」(šilügduu)和「花兒道」(hüarduu)兩大類。其中,希魯克道主要為長調。「希魯克道」為禮儀歌曲,其內容嚴肅莊重、風格古樸,具有細膩精緻的特點,一般在宴會或儀式上演唱。烏拉特人相傳「希魯克道」為十八世紀烏拉特文化巨擘梅日更葛根(1717—1766年)作品,有81首,故又稱「梅日更葛根八十一首希魯克道」。希魯克道大致分為讚歌和訓諭歌兩大類。其中,讚歌代表曲目有《成吉思汗聖主》、《聖山寶力根杭蓋》等;訓諭歌代表曲目有《布隆罕的柳叢》、《白色礫石》、《赤色江水》等;感恩歌曲有《後樑上的杜松樹》、《半個月亮》等;宴歌有《綢緞般鬃毛的小黑馬》、《狐背紅馬》、《黃膘馬》等;婚宴歌有《清爽的草原》、《蓬鬆檀香樹》等,思鄉歌有《納木格山的檀香樹》等等。

 

鄂爾多斯長調

「鄂爾多斯」之「鄂爾多」意為「宮殿」,「鄂爾多斯」是「很多宮殿」的意思。由於這裏有成吉思汗安息之地──八白宮所在的原因而得名,而鄂爾多斯人便是守護和祭祀成吉思汗陵園的人。目前,鄂爾多斯市轄伊金霍洛旗、准格爾旗、達拉特旗、杭錦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後旗、烏審旗等七個旗。鄂爾多斯地區長調和短調民歌均十分豐富,具有鮮明的部落風格和表現特徵。鄂爾多斯長調哀婉蒼涼、內在深沉,與鄂爾多斯短調輕鬆活潑、歡快跳躍、委婉抒情、華麗俏美的表現特徵形成鮮明對比。鄂爾多斯一些地區,流傳着一些古老的禮俗歌種。如,杭錦旗沿黃河一帶蒙古人當中,流傳着一種叫「古如道」的歌種,有百餘首歌曲,均為長調。「古如」意為「朝政」,過去在王公貴族盛大儀式和宴會上演唱,後流入民間演變成為民間禮俗歌曲。達拉特旗一帶流傳的「希魯克道」,亦主要為長調民歌,其性質與烏拉特希魯克道和杭錦旗古如道相似,屬於古老的長調宴歌體裁。鄂爾多斯長調代表曲目有《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棗樹梁》、《半個月亮》、《豹花白駝羔》等。

30017ph015
長調藝人演唱鄂爾多斯古如道
30017ph015

阿拉善長調

地處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沙漠戈壁縱橫,草原綠洲相間,低山丘陵連綿、湖盆灘地遍布,是蒙古族長調主要流傳地之一。阿拉善蒙古族主要由和碩特、土爾扈特、喀爾喀三個部落組成。由於部落歷史、文化傳統,尤其是明清以來歷史境遇各異,阿拉善三個蒙古部落長調民歌呈現出彼此不同的風格特徵。

 

德都蒙古長調

歷史上,青海蒙古族被稱為「西蒙古」,也稱「德都蒙古」(意為「上蒙古」)。據史料記載,青海蒙古人原居住在呼倫貝爾草原,大約十三世紀二十年代進入青海地區。青海蒙古族有着豐富而獨特的長調民歌遺產,在生產生活及各種民俗活動中廣泛傳唱。宴會歌曲主要為長調。宴會開始時,首先要演唱《廣闊的世界》、《巴彥額爾敦山》、《輕快的青馬》等三首「圖林道」(朝政歌),宴會結束時演唱特定的「終宴歌」。早前,德都蒙古各扎薩克王爺都有自己的專職歌手,在大型儀式場合,給其中一些優秀歌手賦予榮譽稱號,叫「卡」(ka)。「卡」是藏語第一個母音字母,有「第一」或「勝利者」等含義。德都蒙古長調代表曲目除三道圖林道外,還有《彩虹色的紅馬》、《恩德佛祖》、《鸚鵡鳥》等。

30017ph016
草原牧民
30017ph016

新疆衞拉特長調

新疆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巴音郭楞、博爾塔拉兩個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另外,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區也有蒙古族聚居,有土爾扈特、和碩特、額魯特、沙畢納爾、扎哈沁、烏梁海、喀爾喀、察哈爾等部落,主要為衞拉特系蒙古部。新疆衞拉特蒙古族長調民歌資源十分豐富,有學者根據內容和功能體裁,分為民俗、時政、宗教、歷史人物、生活、勞動、讚美家鄉、愛情、遊藝、讚歌、寶貝歌、一般歌曲等12類。歌頌領袖、宗教、英雄以及讚美朝政、家鄉山水、父母恩情、讚美駿馬、謳歌愛情的歌曲最為普遍。其中,歌頌成吉思汗英勇神武和偉大功績的三首歌最為著名,分別是《成吉思之歌》、《蒙河之樹林》、《趕超麒麟的青馬》。長調民歌是衞拉特蒙古人波瀾壯闊歷史的生動記述。

30017ph017
蒙古民族祭敖包
30017ph017
上載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