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0017ph013
专业长调歌手演唱
30017ph013

呼伦贝尔长调

位于内蒙古最东部的呼伦贝尔,地貌分为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山地、河谷平原低地三个部分。这里居住着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主要由巴尔虎、布里亚特两个部落构成,他们主要分布在巴尔虎草原上。巴尔虎人的音乐生活中,长调占据主要地位。巴尔虎长调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唱法自成体系,风格辽阔舒展,挺拔壮美。代表性曲目有“巴尔虎三褐色”──《褐色的麻雀》(又称《巴彦巴尔虎的守夜人》)、《褐色的雄鹰》、《三岁的褐色马》,因歌名均含“褐色”而得名。

30017phn002_01
呼伦贝尔草原(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30017phn002_01

科尔沁长调

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合撒儿属部,曾居住在今呼伦贝尔草原,清初开始经过多次迁移,其主体部分迁至嫩江流域及以西的科尔沁草原,编为十个旗,号称“嫩科尔沁”。目前,通辽市、兴安盟是科尔沁部主要聚居地。清朝中叶以来,随着大量汉族农民涌入科尔沁地区,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原住科尔沁人逐渐接受了农耕文化,他们筑室而居,耕种农作。在科尔沁民间音乐中出现了长篇叙事民歌、乌力格尔(蒙古说书)、好来宝、合奏乐、四胡音乐等新的体裁,而长调民歌、英雄史诗等传统体裁逐渐衰微。时至今日,科尔沁南部、中部许多地区长调民歌已经消亡,而只有在扎鲁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北部的草原地区仍有长调民歌在流传。科尔沁长调民歌深沉悠远,富有张力,曲目蕴藏丰富、体裁题材多样,唱法自成体系,是蒙古族长调中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之一。代表性曲目有《巴彦查干》、《金泉》、《巴彦通拉嘎》等。

30017ph014
科尔沁长调歌手
30017ph014

昭乌达长调

位于内蒙古中东南部的赤峰市是目前昭乌达长调的主要流传地。这里有巴林、阿鲁科尔沁、翁牛特、敖汉、喀喇沁、克什克腾等部落,而且这些部落的音乐文化因地因时而呈现出地区和部落的鲜明差异。就长调而言,南部喀喇沁、敖汉等地以农耕为主,长调民歌活态传承基本消失;北部的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巴林则是昭乌达长调主要流传地。而昭乌达长调亦明显地分化出巴林──阿鲁科尔沁和克什克腾两个支脉。巴林──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形式相对简单,风格古朴,与毗邻的科尔沁──扎鲁特地区相近,代表曲目有《江沐涟之水》、《沼泽地里的柳树》、《金色的圣山》、《吉塔拉的锦鸡》、《奔宾锡里》等。克什克腾部与锡林郭勒毗邻,演唱风格与乌珠穆沁、阿巴嘎──阿巴哈纳尔相似,许多曲目相互传唱。具有克什克腾地区特色的曲目有《阿都沁查干敖包》、《巴彦杭盖》、《富饶美丽的家乡》、《黑骏马》等。

 

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长调

自古以来,锡林郭勒──乌兰察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舞台。蒙古鼎盛时期,这里成为蒙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就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锡林郭勒、乌兰察布草原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传地,蕴藏丰富,风格独特,仍保持着草原游牧音乐文化的原生面貌。而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地域内部,明显地分化出乌珠穆沁长调、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长调、苏尼特长调、察哈尔长调、杜尔伯特──达茂长调等鲜明的部落风格。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长调民歌外,锡林郭勒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多声部长调形态:一人唱出长调旋律声部,一或多人伴以固定超低音声部,叫“潮尔道”,意为“有和音(潮尔)的歌”。

 

乌拉特长调

乌拉特草原位于蒙古高原西南边,西边与阿拉善毗邻,北边与蒙古国接壤,东临乌兰察布草原和土默特川,南抵河套平原,大致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及包头市西郊的一部分地区。乌拉特为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合撒儿后裔所统,原属科尔沁蒙古部。清兵入关后,乌拉特部西迁,定牧于河套北岸。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乌拉特蒙古人在这里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解放后,乌拉山以南的大片草原逐渐变成农田。今天,居住在乌拉山以北的乌拉特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乌拉山以南的蒙古人大多与汉族杂居,过着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

 

乌拉特民间将民歌分为“希鲁克道”(šilügduu)和“花儿道”(hüarduu)两大类。其中,希鲁克道主要为长调。“希鲁克道”为礼仪歌曲,其内容严肃庄重、风格古朴,具有细腻精致的特点,一般在宴会或仪式上演唱。乌拉特人相传“希鲁克道”为十八世纪乌拉特文化巨擘梅日更葛根(1717—1766年)作品,有81首,故又称“梅日更葛根八十一首希鲁克道”。希鲁克道大致分为赞歌和训谕歌两大类。其中,赞歌代表曲目有《成吉思汗圣主》、《圣山宝力根杭盖》等;训谕歌代表曲目有《布隆罕的柳丛》、《白色砾石》、《赤色江水》等;感恩歌曲有《后梁上的杜松树》、《半个月亮》等;宴歌有《绸缎般鬃毛的小黑马》、《狐背红马》、《黄膘马》等;婚宴歌有《清爽的草原》、《蓬松檀香树》等,思乡歌有《纳木格山的檀香树》等等。

 

鄂尔多斯长调

“鄂尔多斯”之“鄂尔多”意为“宫殿”,“鄂尔多斯”是“很多宫殿”的意思。由于这里有成吉思汗安息之地──八白宫所在的原因而得名,而鄂尔多斯人便是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陵园的人。目前,鄂尔多斯市辖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后旗、乌审旗等七个旗。鄂尔多斯地区长调和短调民歌均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部落风格和表现特征。鄂尔多斯长调哀婉苍凉、内在深沉,与鄂尔多斯短调轻松活泼、欢快跳跃、委婉抒情、华丽俏美的表现特征形成鲜明对比。鄂尔多斯一些地区,流传着一些古老的礼俗歌种。如,杭锦旗沿黄河一带蒙古人当中,流传着一种叫“古如道”的歌种,有百余首歌曲,均为长调。“古如”意为“朝政”,过去在王公贵族盛大仪式和宴会上演唱,后流入民间演变成为民间礼俗歌曲。达拉特旗一带流传的“希鲁克道”,亦主要为长调民歌,其性质与乌拉特希鲁克道和杭锦旗古如道相似,属于古老的长调宴歌体裁。鄂尔多斯长调代表曲目有《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枣树梁》、《半个月亮》、《豹花白驼羔》等。

30017ph015
长调艺人演唱鄂尔多斯古如道
30017ph015

阿拉善长调

地处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沙漠戈壁纵横,草原绿洲相间,低山丘陵连绵、湖盆滩地遍布,是蒙古族长调主要流传地之一。阿拉善蒙古族主要由和硕特、土尔扈特、喀尔喀三个部落组成。由于部落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明清以来历史境遇各异,阿拉善三个蒙古部落长调民歌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风格特征。

 

德都蒙古长调

历史上,青海蒙古族被称为“西蒙古”,也称“德都蒙古”(意为“上蒙古”)。据史料记载,青海蒙古人原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大约十三世纪二十年代进入青海地区。青海蒙古族有着丰富而独特的长调民歌遗产,在生产生活及各种民俗活动中广泛传唱。宴会歌曲主要为长调。宴会开始时,首先要演唱《广阔的世界》、《巴彦额尔敦山》、《轻快的青马》等三首“图林道”(朝政歌),宴会结束时演唱特定的“终宴歌”。早前,德都蒙古各扎萨克王爷都有自己的专职歌手,在大型仪式场合,给其中一些优秀歌手赋予荣誉称号,叫“卡”(ka)。“卡”是藏语第一个母音字母,有“第一”或“胜利者”等含义。德都蒙古长调代表曲目除三道图林道外,还有《彩虹色的红马》、《恩德佛祖》、《鹦鹉鸟》等。

30017ph016
草原牧民
30017ph016

新疆卫拉特长调

新疆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另外,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区也有蒙古族聚居,有土尔扈特、和硕特、额鲁特、沙毕纳尔、扎哈沁、乌梁海、喀尔喀、察哈尔等部落,主要为卫拉特系蒙古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长调民歌资源十分丰富,有学者根据内容和功能体裁,分为民俗、时政、宗教、历史人物、生活、劳动、赞美家乡、爱情、游艺、赞歌、宝贝歌、一般歌曲等12类。歌颂领袖、宗教、英雄以及赞美朝政、家乡山水、父母恩情、赞美骏马、讴歌爱情的歌曲最为普遍。其中,歌颂成吉思汗英勇神武和伟大功绩的三首歌最为著名,分别是《成吉思之歌》、《蒙河之树林》、《赶超麒麟的青马》。长调民歌是卫拉特蒙古人波澜壮阔历史的生动记述。

30017ph017
蒙古民族祭敖包
30017ph017
上载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