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書面語與口語

0605ph001
0605ph001

書面語是書面交際所使用的語言;口語是人們在現想現說的情況下,借助各種輔助手段進行交際所使用的語言,基本上是用非正式講話的風格說出來的話。現代書面語以北京話為基礎,包含了許多不同層次的語言成分。

 

漢語口語則分普通話口語和方言口語兩種。書面語跟口語不同,因為說話是隨想隨說的,甚至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寫文章則可以從容不迫,反覆推敲。說話面對面進行,有豐富多變的聲音,有面部表情、手勢及動作,說出來的話即使重複囉嗦,不連貫,欠條理,支離破碎,仍可以讓對方聽懂。然而,文章印在紙上,無法直接把豐富多變的聲音和神態各異的表情表達出來,只能藉想像和不同的標點符號加以說明。因此,口語的句子比較短,結構比較簡單,甚至不完整,有重複、脫節、插說;寫文章則不同,所用詞彙相當廣泛,句子常常比較複雜,前後比較連貫,層次比較清楚。口語一般生動活潑,通俗化;而書面語比較準確、周密、規範化。

 

口語的特色主要有:句子比較短小、簡略及鬆散;同意重複;追加現象;形象詞語多。口語也有分為普通話口語、方言口語、廣州話口語等類別。然而,較之口語書面語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有特有句式;句子通常較為複雜;層次比較清楚;句子比較連貫;詞語的合併式與共管式使用較多。

 

作文時,你曾被老師批評「過於口語化」嗎?為甚麼我們不能直接把「孤寒」、「差館」等廣州話方言詞寫進文章內呢?到底有甚麼方法避免犯「過於口語化」這個大毛病呢?要避免在寫作上犯過於「口語化」的毛病,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一、認識口語與書面語不同的語言要求和表達方法。口語與書面語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和表達方法,多做口語與書面語對譯練習,有助我們認識兩者的不同,在寫作時避免「我手寫我口」。二、多閱讀文筆流暢的作品,多閱讀白話文的典範著作,例如:五四時期魯迅、周作人、葉紹鈞及朱自清等小說作品,一面閱讀,一面吸取其中有關描寫的詞彙和參考別人的寫作方法。三、少接觸充斥方言詞的書刊。某些報章、雜誌、漫畫、廣告,為了吸引讀者注意,引起他們的共鳴及投入感,往往採用大量的方言詞或口語化的句式及詞彙,若我們在閱讀時不留心、不警覺,很容易誤以為那些詞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書面語了。所以,在不能準確地分辨哪些詞彙或句子是書面語時,選擇少看充斥着方言詞的書刊,有助於我們建立良好的中文水準,少犯過於「口語化」這個毛病。四、學習普通話,並注意語言上的差異。北方人說「我先去」、「我先吃」,粵語區的人說「我去先」、「我食先」;北方人說「多吃一點」,香港人說「食多啲」。書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若我們多學習普通話,多與操普通話人士交談,並留意北方人說話的句子結構,以及兩地在語言運用上的差異,對掌握規範的書面語,寫好文章尤有幫助。

 

書面語與口語有各自使用的範圍,如果將二者混為一談,不注意其自身的特點及使用場合,必然會引起誤會和笑話。所以,如何區分二者成了初學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區分口語和書面語並不是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正確地使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才是學習的彼岸。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2月2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