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慈善事業源頭在哪?

20902ph004
新疆克孜爾石窟壁畫──佛教布施圖(南北朝)
20902ph004

中國慈善思想和慈善活動源遠流長。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有關人類社會福利和保障的思想及措施已產生。在原始社會裏,平等忠誠、團結互助、尊敬老人是氏族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每個成年人都盡自己的能力去創造社會財富,老有所養,少有所託。這些純美的社會生活和風俗,蘊涵了原始社會人民淳樸的道德觀念和福祉共用的原始樸素的福利觀。

 

西周時期,設有地官司徒掌管荒政、安撫民眾等。周代還有「養疾」──即幫助國人消除災難和疾病的惠政。春秋戰國時期,慈善事業進一步發展。在救災減害方面,有平糴,即平糴制度,是諸侯國將豐年與災年各分成大、中、小三等,豐年由官府買入糧食,災年則由官府賣出糧食和實行通糴制度。古代中國對老人的養恤措施,經歷夏、商、周數百年的發展至春秋時已為完備,且形成制度。春秋戰國時還繼承了三代以禮養老的遺制,即按三代先王將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分為「國老」和「庶老」,分別在不同的機構供養。這一時期,關於兒童慈善方面的政令及實施已相當豐富。諸侯各國對慈幼工作都極為重視,推行鼓勵生育政策,對生育的婦嬰給予特別照顧,免徵幼兒的算賦。

bulb

通糴制度

通糴制度是指各諸侯國之間在災荒年間互相幫助,調富餘米粟以補不足。史料記載:「僖公十三年冬,晉薦饑,使乞糴於秦。百里奚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秦於是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可見,春秋之時,諸侯「同盟之國猶有救遇分災之義,未嘗遏糴」。不獨諸侯國之間如此,民間百姓也有通糴之舉。

兩漢時期,由於統治者的重視、提倡和在自然災害的刺激下,古代中國的慈善事業得到較大發展。漢王室非常重視建立倉儲機構。宣帝(公元前73至前49年)時,政府開始大規模興建「常平倉」,以備災荒賑恤之用。這一制度一直伴隨兩漢王朝始終。這一時期,醫療救濟事業也獲得了較大發展。官方和民間的醫療救濟慈善行為已經常見諸於史冊。同時,恤幼養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這表現在:政府採取鼓勵人口增殖的措施和政策,頒佈胎養令,免徵育嬰之家的賦稅,甚至給貧民生子者在育嬰期間一定的資助,對於孤兒和父母沒有能力撫養的幼嬰、孩童,由官府出資撫養;頒佈詔令,禁止買賣兒童,對在災荒年間被賣兒童,勒令還其家;頒佈養老令,要求人們尊老敬老,體恤孤寡,並賜予其粟、帛等物品,以終其老。

bulb

「常平倉」

穀賤時增價買入,穀貴時減價賣出,作為平抑物價,賑濟災民之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慈善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在災荒救濟方面,繼承前朝政策並有所發展,設置了義倉,各政權頻頻開倉賑貧。在醫療救濟方面,出現了專門收容貧病者的慈善機構──六疾館。在統治者的提倡下,類似的慈善機構普遍建立起來。在養老恤孤方面,在建康專門設立了贍恤孤老的機構──獨孤園。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慈善事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佛寺慈善活動的興起和盛行。佛教自西漢後期傳入中國,經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不但佛寺眾多,而且還借助權貴的支持,形成了勢力雄厚的寺廟經濟。據史料記載,這一時期中國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濟活動的範圍非常寬廣,主要有:濟貧救災、施醫給藥、規誡殺戮、勸善修德。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1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