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慈善事业源头在哪?

20902ph004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佛教布施图(南北朝)
20902ph004

中国慈善思想和慈善活动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有关人类社会福利和保障的思想及措施已产生。在原始社会里,平等忠诚、团结互助、尊敬老人是氏族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每个成年人都尽自己的能力去创造社会财富,老有所养,少有所托。这些纯美的社会生活和风俗,蕴涵了原始社会人民淳朴的道德观念和福祉共用的原始朴素的福利观。

 

西周时期,设有地官司徒掌管荒政、安抚民众等。周代还有“养疾”──即帮助国人消除灾难和疾病的惠政。春秋战国时期,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在救灾减害方面,有平籴,即平籴制度,是诸侯国将丰年与灾年各分成大、中、小三等,丰年由官府买入粮食,灾年则由官府卖出粮食和实行通籴制度。古代中国对老人的养恤措施,经历夏、商、周数百年的发展至春秋时已为完备,且形成制度。春秋战国时还继承了三代以礼养老的遗制,即按三代先王将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分为“国老”和“庶老”,分别在不同的机构供养。这一时期,关于儿童慈善方面的政令及实施已相当丰富。诸侯各国对慈幼工作都极为重视,推行鼓励生育政策,对生育的妇婴给予特别照顾,免征幼儿的算赋。

bulb

通籴制度

通籴制度是指各诸侯国之间在灾荒年间互相帮助,调富余米粟以补不足。史料记载:“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于是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可见,春秋之时,诸侯“同盟之国犹有救遇分灾之义,未尝遏籴”。不独诸侯国之间如此,民间百姓也有通籴之举。

两汉时期,由于统治者的重视、提倡和在自然灾害的刺激下,古代中国的慈善事业得到较大发展。汉王室非常重视建立仓储机构。宣帝(公元前73至前49年)时,政府开始大规模兴建“常平仓”,以备灾荒赈恤之用。这一制度一直伴随两汉王朝始终。这一时期,医疗救济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官方和民间的医疗救济慈善行为已经常见诸于史册。同时,恤幼养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表现在:政府采取鼓励人口增殖的措施和政策,颁布胎养令,免征育婴之家的赋税,甚至给贫民生子者在育婴期间一定的资助,对于孤儿和父母没有能力抚养的幼婴、孩童,由官府出资抚养;颁布诏令,禁止买卖儿童,对在灾荒年间被卖儿童,勒令还其家;颁布养老令,要求人们尊老敬老,体恤孤寡,并赐予其粟、帛等物品,以终其老。

bulb

“常平仓”

谷贱时增价买入,谷贵时减价卖出,作为平抑物价,赈济灾民之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慈善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灾荒救济方面,继承前朝政策并有所发展,设置了义仓,各政权频频开仓赈贫。在医疗救济方面,出现了专门收容贫病者的慈善机构──六疾馆。在统治者的提倡下,类似的慈善机构普遍建立起来。在养老恤孤方面,在建康专门设立了赡恤孤老的机构──独孤园。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慈善事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佛寺慈善活动的兴起和盛行。佛教自西汉后期传入中国,经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但佛寺众多,而且还借助权贵的支持,形成了势力雄厚的寺庙经济。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活动的范围非常宽广,主要有:济贫救灾、施医给药、规诫杀戮、劝善修德。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1月0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