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泉州的海上絲路城市建設史跡

30082ph025
泉州天后宮與德濟門遺址(王東明攝)
30082ph025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城市,城市建設與陸上交通史跡主要有兩個,位於泉州城南晉江北岸及城東洛陽江口的德濟門遺址和洛陽橋。德濟門遺址面積近2000平方米,由德濟門城門、城牆、門道、門道兩側墩台、內外壕溝、拱橋以及甕城和甕城門等組成,並出土不少十三至十四世紀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石刻和明朝、清朝的鐵炮。洛陽橋則為中國第一座跨海樑式大石橋,因其獨特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在中國橋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德濟門遺址

德濟門遺址位於泉州城區南部的鯉城區天后路,與泉州城南城門遺址和天后宮隔街相望,瀕臨晉江。江邊的碼頭為古代蕃舶集散之地,舶來貨和外銷產品皆通過此門出入,是城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城門遺址進深約14.10米,分前後二門道,最寬4.10米。門道路面用長條形、方形及不規則形石板鋪設。殘存的城門建築南北長36.50米,東西寬49.10米。城牆內外皆砌石,基寬4.8米,殘高0.5至1米。其甕城呈半月狀,外側東西長41.1至43.6米,南北寬22.4米,基寬4.2至4.4米,外環城壕溝。甕城門開在西側,進深5.60米,設有前後二門道,最寬3.10米。據記載,十一世紀時德濟門內外「異貨禁物堆積如山」。遺址位於十二至十四世紀泉州海外貿易最繁榮的商業區域,印證了泉州城區隨着航海與通商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不斷向南沿江拓建的歷史。

 

洛陽橋

洛陽橋是中國第一座跨海樑式大石橋,位於泉州城區東北部的洛江區橋南村與惠安縣洛陽鎮洛陽街交界的洛陽江入海口,這裏原為古泉州灣洛陽港,也是連接泉州至省城福州,乃至江西、浙江腹地的交通要道。未建橋時,往來皆賴舟船渡江,由於水面寬闊,水流湍急,常因風浪暴起而舟覆人溺。十一世紀時在此建橋,成為舶來貨品如胡椒、檳榔、玳瑁、犀、象,殊香百品,異藥千名等運往省城的坦途。橋南橋北也形成集鎮,橋北的洛陽街、橋南的橋南村至今古風猶存。其中,橋北洛陽街仍保存有十一世紀建橋時為保佑建橋、鎮橋而建的祭祀海神通遠王的昭惠廟,橋南村則一直保存着紀念建橋有功的郡守蔡襄的祠堂。

30082ph026
洛陽橋
30082ph026

橋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始建。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兩知泉州的蔡襄繼續主持建造,並於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完工。歷代均有重修。橋由花崗岩石砌築而成,現長731米,寬4.5米,橋墩45座。兩側作護欄,有500根欄杆石柱,其中28根為獅身欄柱。所用石橋板最大的長11米,寬0.98米,厚0.8米,每條橋板重約數噸至十多噸,施工難度非常大,耗資1400萬文。建橋時採用了多種先進的建造技術,如:由於當時洛陽江潮狂水急,橋基屢被摧毀。造橋工匠創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即沿着橋樑的中軸線拋置大量石塊,形成一條連接江底的矮石堤,然後在上面建造船形墩。同時採用「激浪漲舟,浮運架樑」的妙法,把一條條重達數噸的大石板架在橋面上,又在橋下養殖大量牡蠣,把橋基石和橋墩石膠合凝結成牢固的整體,這就是造橋史上最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運用於橋樑工程的創舉。

30082ph027
洛陽橋近景
30082ph027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