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泉州的海上丝路城市建设史迹

30082ph025
泉州天后宫与德济门遗址(王东明摄)
30082ph025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城市建设与陆上交通史迹主要有两个,位于泉州城南晋江北岸及城东洛阳江口的德济门遗址和洛阳桥。德济门遗址面积近2000平方米,由德济门城门、城墙、门道、门道两侧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瓮城和瓮城门等组成,并出土不少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石刻和明朝、清朝的铁炮。洛阳桥则为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位于泉州城区南部的鲤城区天后路,与泉州城南城门遗址和天后宫隔街相望,濒临晋江。江边的码头为古代蕃舶集散之地,舶来货和外销产品皆通过此门出入,是城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城门遗址进深约14.10米,分前后二门道,最宽4.10米。门道路面用长条形、方形及不规则形石板铺设。残存的城门建筑南北长36.50米,东西宽49.10米。城墙内外皆砌石,基宽4.8米,残高0.5至1米。其瓮城呈半月状,外侧东西长41.1至43.6米,南北宽22.4米,基宽4.2至4.4米,外环城壕沟。瓮城门开在西侧,进深5.60米,设有前后二门道,最宽3.10米。据记载,十一世纪时德济门内外“异货禁物堆积如山”。遗址位于十二至十四世纪泉州海外贸易最繁荣的商业区域,印证了泉州城区随着航海与通商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不断向南沿江拓建的历史。

 

洛阳桥

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部的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洛阳街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这里原为古泉州湾洛阳港,也是连接泉州至省城福州,乃至江西、浙江腹地的交通要道。未建桥时,往来皆赖舟船渡江,由于水面宽阔,水流湍急,常因风浪暴起而舟覆人溺。十一世纪时在此建桥,成为舶来货品如胡椒、槟榔、玳瑁、犀、象,殊香百品,异药千名等运往省城的坦途。桥南桥北也形成集镇,桥北的洛阳街、桥南的桥南村至今古风犹存。其中,桥北洛阳街仍保存有十一世纪建桥时为保佑建桥、镇桥而建的祭祀海神通远王的昭惠庙,桥南村则一直保存着纪念建桥有功的郡守蔡襄的祠堂。

30082ph026
洛阳桥
30082ph026

桥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始建。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两知泉州的蔡襄继续主持建造,并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完工。历代均有重修。桥由花岗岩石砌筑而成,现长731米,宽4.5米,桥墩45座。两侧作护栏,有500根栏杆石柱,其中28根为狮身栏柱。所用石桥板最大的长11米,宽0.98米,厚0.8米,每条桥板重约数吨至十多吨,施工难度非常大,耗资1400万文。建桥时采用了多种先进的建造技术,如: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桥基屡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即沿着桥梁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接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

30082ph027
洛阳桥近景
30082ph027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0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