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古代生物學

0806ph028
0806ph028

中國人對生命的認識是從實際生活經驗而得的。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自身的生存,早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各種自然資源作為食物、醫藥和日常生活所需。這樣就開始了古人對各種動植物的探索歷程。中國古代生物學的知識是在這樣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得以積累。

 

古人十分重視生物學知識,並將這些知識分類記錄。普遍的分類是將動植物具體地分為草、木、鳥、獸、魚、蟲等,因此生物學在古代被稱為「鳥獸草木之學」,就是現代所謂的普通生物學。他們將這些觀念記錄下來,並最終成為了今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先秦時期是中國古代生物學的萌芽時期。中國現存最早的歷史文獻《詩經》(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就包含了大量的植物學知識。

 

為了認識和辨別各種生物,古人很早就注意生物的形態。從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朝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 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它生動地展現各種生物的特點。例如「草」字,形象地表現了植物莖上長着兩片葉子。「果」字則表現為一棵樹上長着一些圓形的果實。古人認為動物是相對於植物而言的、會運動的生物。戰國時期的學者荀子認為,動物的生物級別比植物高,因為二者雖然都有生命,但動物有知覺。因此,古人把鳥、獸、蟲、魚歸類為動物。「動物」一詞與「植物」一樣,最早見於《周禮》(距今二千多年前)。至於菌類,由於未能憑肉眼觀察菌的孢子繁殖和菌絲繁殖,因此古人認為這類生物是由「氣」或「精氣」生成。古人的「化生說」(一種生物由其他生物變化而來)也與此有關。

 

中國人很早也注意到生物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據說早在夏朝時,農業政事記述的著作 《夏小正》便記載了動物遷徙的規律與氣候變化的關係:正月(夏曆)的時候,大雁向北飛行,雉雞振羽鳴叫,魚類游上水面,鷹去鳩來等等,人們注意到生物繁殖和遷徙與氣候的關係,並通過觀測物候來安排生產活動。

 

對生命的認識,古人是從實際生活經驗而得的。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初步總結了一些人體生理活動的規律,以說明疾病的緣由及其變化的原因。古人對遺傳現象的認識也是很早的,因為這種現象很容易從人類本身的繁衍和周圍其他生物的繁衍過程中看出來。當農作物開始被人工栽培時,人們已經有了最初的遺傳觀念,即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但有關進化的觀念則出現得較晚。

 

中國人民從遠古以來,在長期的農、林、牧、副、漁和醫藥等實踐中,積累了大量有關植物、微生物、動物和人體結構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識,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