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東巴藝術

0523ph032
0523ph032

東巴藝術是指生活在中國西南邊陲的少數民族──納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所衍生的藝術。納西族主要居住在滇(雲南)西北和川(四川)西南的金沙江、無量河和雅礱江流域一帶,西藏自治區芒康縣的白鹽井等地也有少量納西族居住。納西族共有人口三十多萬,其中二十餘萬聚居在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境內。

 

納西族的原始宗教──東巴教,因其宗教祭司被族人稱作「東巴」而得名。納西族文化中,以東巴教為軸心的各種文化活動和文化現象,稱為東巴文化。東巴文化是納西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對納西族的社會歷史發展產生過巨大作用和影響。東巴文化中蘊藏着豐富的藝術瑰寶,如東巴文字、東巴經卷,還有東巴文學、東巴音樂、東巴舞、東巴繪畫等。東巴藝術作品凝聚着古代納西人民的神思奇想和藝術才能,從古拙傳神中道出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對美的追求。東巴皆懂得本民族的原始象形文字──東巴文,並能用此文字創作文學和抄寫經書;他們也能用東巴文繪製各種用於宗教儀式的神鬼圖案木牌畫、紙牌畫和卷軸畫;他們又擅長用紙、木、樹枝、泥或麵粉,編紮、砍製、捏塑和雕刻宗教儀式所用的紙紮物、麵偶、樹枝編物、祭木等;在祭祀儀式中東巴又善跳各種舞蹈,可以說,東巴是東巴藝術的主要創作者、掌握者和傳承者。

 

東巴音樂是東巴藝術的有聲部分。主要是指東巴作儀式時誦唱經文的唱腔和一些儀式中東巴與參與群眾共同演唱的調子。近世東巴作儀誦經時伴以板鈴、皮鼓、馬鑼、鈸、海螺、犛牛角等,以打擊、搖動、吹響作出節奏單調、譜點簡單而基本沒有旋律性可言的調子。東巴畫是東巴們所繪的直接用於東巴教儀式活動的各種繪畫。以東巴教中的神、鬼、精靈、人物,以及動植物和各種神話傳說為題材而作。東巴畫主要用於宗教儀式中,所以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是民間藝術與宗教相結合的產物。由於東巴創造自己民族的文字,與之相呼應便會產生記錄當地社會生活的書籍。東巴經就是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不僅記載有納西族生活的自然環境及納西族社會和生產生活的廣闊內容,以及納西先民對於人與自然、人與人及社會組織的認識和觀念;記載有繪畫、音樂、舞蹈等古代納西族藝術;同時也有許多完整的納西族古代文學作品。這部分的文學作品,有別於納西族民間的口頭文學,又不同於納西族用漢文創作的作家文學,它們是由東巴用象形文字記寫,用於東巴教儀式中吟誦,我們稱其為「東巴文學」。東巴文學描述了異彩紛呈的神話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神話藝術形象──神、神格化的人、人格化的神、人格化的飛禽走獸、想像出來的靈怪異獸、妖魔鬼怪等。東巴的雕塑藝術主要反映在麵偶、木偶的製作上。在東巴教的三十多種儀式中,東巴們都要在儀式舉行之前捏製各種麵偶。麵偶形象分神、鬼、精靈三類。製作麵偶的原料也有分別,神與精靈的麵偶要用青稞炒麵。鬼麵偶要用苦蕎炒麵捏製。麵偶一般須在舉行儀式的頭一天捏製完成。麵偶的數量、形象依儀式的不同而有異,有些儀式需近百個麵偶。在儀式活動中,神麵偶置於上方神壇上,與神壇上所掛的神軸畫上的神對應。鬼麵偶置於下方鬼寨。東巴按儀式的不同製成各異的鬼偶。

 

東巴文化及藝術蘊涵了納西族對於自然界,對於人的生老病死等問題的探索和哲理性思考,並以其獨特的方式解釋和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類自身的問題。揭開其宗教信仰的神秘面紗,內裏無不閃耀着智慧的光芒。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