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東巴麵偶是如何製成?

0523ph021
「里多」(左)和神木偶
0523ph021

東巴的雕塑藝術主要反映在麵偶、木偶的製作上。在東巴教的三十多種儀式中,東巴們都要在儀式舉行之前捏製各種麵偶。麵偶形象分神、鬼、精靈三類。製作麵偶的原料也有分別,神與精靈的麵偶要用青稞炒麵。鬼麵偶要用苦蕎炒麵捏製。麵偶一般須在舉行儀式的頭一天捏製完成。麵偶的數量、形象依不同儀式而有異,有些儀式需近百個麵偶。

0523ph022
宗教儀式中的神壇上的麵偶
0523ph022

在儀式活動中,神麵偶置於上方神壇上,與神壇上所掛的神軸畫上的神對應。鬼麵偶置於下方鬼寨。東巴按儀式的不同製成各異的鬼偶。例如:在「退口舌是非鬼」儀式中,東巴要作一個「卡魯」──底部作一圓型底座,座子上塑三隻動物:狗獾、蝙蝠和猴子。還要捏製長狗頭的「瓦」鬼、長馬頭的「季」鬼、長雞頭的「替羅」鬼、長豬頭的「思普」鬼、長鹿頭的「端」鬼、長蛙頭的「臭」鬼、長蛇頭的「米」鬼等。精靈偶主要用於祭自然神的儀式中。精靈偶有「勾多」、「里多」之稱。「勾多」做成山狀,頂部作鷹頭;「里多」捏成山狀,山腰捏一塘「泉水」,盤一條蛇,蛇頭作向泉水飲水狀,山頂插一柏枝,山腳有「樹」狀。儀式中,「勾多」、「里多」各盛一盤,每盤中用麵捏製五條蛇、五隻蛙、五個蛋和五塊麵餅。儀式結束後,有些麵偶是可以給儀式參與者吃掉,有些要丟棄,不能保存下來。

0523ph020
女鬼「康繞納姆」麵偶
0523ph020

木偶一般只是麵偶的代用品,功能及性質與麵偶相同。儀式中一般不用木偶,而只用麵偶。木偶成整體狀,即在一整塊的木頭上刻出。在儀式完畢後,木偶基本保存下來,可反覆使用。

 

從東巴麵偶、木偶看似粗糙、簡單的造型上,透出的是古樸的藝術之美,是濃郁的生活氣息、如山野村夫般淳樸的氣質和動態美。東巴捏製麵偶時並不注重刻劃形象外部的逼真,而是用整體寫意的方法,如眼睛就隨意挖兩個洞,嘴巴也只是微張的一條縫。但是,他們對眾多形象的麵偶,卻能抓住表現的重點。特別是一些動物形象,由於東巴與生活在大自然的飛禽走獸,及與自己圈養的家畜都很接近,對牠們的特徵習性也知之甚詳,觀察得仔細入微,因而捏製起動物的形象來,自然得心應手,絲絲入扣。所以局部看似簡單,而整體上卻給人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覺,一種強而有力的運動感。有的似張口欲吼,有的似要振翅高飛,有的似要一躍而起。每個麵偶和木偶都有固定形象,神態各異。這些由東巴信手捏製的麵偶木偶,一氣呵成,造型自然渾樸,神態憨稚而平和,有單純明快的審美特點,是一種樸素、自然、無修飾的古老雕塑藝術的再現。

0523ph023
犛牛和綿羊木偶
0523ph023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