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版畫藝術

0515ph029
0515ph029

中國版畫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但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前的版畫仍然是複製版畫,自1931年起,由魯迅宣導的新興木刻,才開始了中國有創作版畫的史頁,到現在已經度過了多年的歲月。新興版畫和古代複製版畫不僅在製作技術上有很大差異,而且在作為藝術的功能與現實意義上也有質的區別。

 

版畫是通過繪(創作畫稿)、刻(製版)、印(印製、印刷)而完成的繪畫作品,而由於民間刻工的參與,它又常常具有民間美術的特色。在中國版畫發展史上,佛教版畫出現最早。究其原因,與佛教受到統治者的大力推崇不無關係。而唐代的唐太宗、武則天及唐憲宗均曾極力宣揚佛教,使佛教的影響力遍及全國。佛教版畫遂得以大量印製並向民間發散,大大加速了佛教在民間的普及。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包括遼、金、西夏在內的400年間,是中國宗教版畫相當興盛的時期。當時的宗教版畫不但作品數量很多,成為當時版畫的主流,而且藝術水準高,藝術性甚至超越了其後的晚明戲曲小說版畫。佛教版畫從誕生起,便受到敦煌壁畫《敦煌藝術》的影響,可以說宗教壁畫孕育了宗教版畫。佛教版畫繼承了佛教壁畫的藝術傳統和創作經驗,有的佛教版畫本身就是由長期從事壁畫創作的畫家直接創作。宋元時期的佛教版畫,在唐、五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刻本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同時,在經卷中也開始出現山水景物圖形。其他題材的版畫,如科技知識與文藝門類的書籍、圖冊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蘇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時期的遼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無釋迦牟尼佛像》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畫,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實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現了銅版印刷,主要用於印製紙幣和廣告。元代盛行雜劇及南戲,對明代戲曲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晚明時戲曲版畫,即取材於元明各家作品,題材極為廣泛,其中以《牡丹亭》、《西廂記》、《琵琶記》最為家喻戶曉。彙集成冊的戲曲集也頗流行。元代的「平話」 刻本是中國連環版畫的前身。明清兩朝是中國版畫的高峰時期,在許許多多文人、書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現了各種流派,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不僅宗教版畫在明代達到頂點,欣賞性的版畫也在明代大大興起。畫譜、小說、戲曲、傳記、詩詞等,一時佳作如雪,不勝枚舉。尤其是文學名著的刻本插圖,版本眾多,流行廣泛,影響深遠。

 

中國繪畫講究筆法,以線描為主,注重表現形體結構的內在本質,畫面的構圖、結構佈局、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環境的關係處理都十分重視。中國古代版畫在開始時是複製繪畫,也注意人物的傳神,畫面環境也追求神韻、意境,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東方特色。一些著名畫家參與了起稿工作,又經刻工高手精心雕版,使版畫作品具有獨特的成就。此外,版的質地也是影響藝術風格的一大要點。中國木刻雕版常用梨木或棗木,其質地細密軟硬適中,刻線不走樣不變形,吸水程度適於印刷;印時用水墨,墨色黝黑耐久不易漫漶,使作品適於長久保存。

 

版畫既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作品欣賞,也可以作為具詩情畫意的圖文互補,還可以作為圖解之用。版畫可以化一而為千百,它不僅傳播藝術,同時也傳播了歷史文化、科學知識,為普及知識立下汗馬功勞。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9月2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