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從版畫看帝王的生活

0515ph015
《御製耕織圖詩》
0515ph015

直接為帝王及皇室所用,並由宮廷主持刻印的版畫,稱為宮廷版畫。早期的宮廷版畫多與佛教版畫有關。五代吳越國王錢弘俶所刻印的《寶篋印經》等,當屬於最早的宮廷版畫。北京智化寺發現的《大金色孔雀王咒經》扉畫,是元代延佑三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所刊印《大乘聖教經律論三十三大藏》中的一種,雖有殘缺但畫面也很精美。

 

明代內府刻印的版畫,以精雕細刻而著稱,雖然僅限於宗教版畫,但是其規模和品類範圍均較前朝有所增加。明內府刻的佛、道版畫很多,如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五年在南京刻印《南藏》,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命刻並於正統五年完成的《北藏》,又於十年刻成《道藏》。對於宣傳佛教,明宮廷也不遺餘力。最具代表的如明成化二十二年,內府重新繡梓由寶成編撰的《釋氏源流》四卷,有「御製釋氏源流序」及唐王勃撰的「釋迦如來成道應化事跡記」。

0515ph014
《釋氏源流》
0515ph014

清宮廷自順治間即開始刻書,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紫禁城西華門內設武英殿修書處,專門負責宮廷出版事。所刻的「殿版版畫」,規模宏大,精細工整,內涵豐富。除了一般宗教版畫如道教《玉皇本行集經》扉頁、佛教《大覺禪師語錄》等,對生活的描繪篇幅更是空前盛行。尤為可貴的是,清廷也利用版畫為知識普及作出了相當貢獻。康熙於康熙四十年命人完成類書《古今圖書集成》初稿,後於雍正四年印製完畢。

 

為了掩蓋民間的不滿聲音,清廷一方面極力打壓戲曲、小說等民間版畫,另一方面利用版畫行眾及遠、保存長久的特點,廣為宣揚及歌頌「聖朝」文治武功及傳統禮教內容,以維護皇權穩固。乾隆時(1736—1795年)刻印的宮廷版畫頗多,大多記錄其政策及文治武功的成就。例如刊印元代的《農桑輯要》和《王楨農書》,以表示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刊印敍述製墨方法的《墨法集要》,則表現其在文化科技方面的成就;刻印《西清古鑑》,以表示繼承古制、確定自己的典章制度;乾隆還為皇家園林刻印了《圓明園四十景圖詩》。

0515ph013
《御製秘藏詮山水圖》(局部)
0515ph013

清乾隆為了表彰其對外的功績,特刻印大型版畫《滿文大藏經》,以確立滿族在宗教方面同樣處於主宰地位;刻印《琉球國志》、《皇清職貢圖》,以表示台灣及多民族統一於大清皇宇版圖。其中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刻印的版畫《皇清職貢圖》九卷,是繼南朝畫家蕭繹寫列國使臣十二人像的《職貢圖》而來,另一集中描寫民族形象。

0515ph016
《皇朝禮器圖式》
0515ph016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9月2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