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古代商業

0902ph021
0902ph021

簡單來說,商業是指販賣貨物以謀利。夏商周時期是商業的萌芽階段,僅限於生產者之間直接的物物交換。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商業出現了第一次飛躍,使用金屬貨幣愈來愈多。進入漢唐之後,商業發展的趨勢更為強勁,出現了許多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商業大都市。宋元以來至明清(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的幾百年間,商業開始步入最成熟階段。

 

中國古代商業現象包羅萬象,包括了政府的商業政策、商業行為,民間的各種商業活動、商業組織,以及商品的生產過程、市場的孕育發展、貿易的往來等。

 

中國歷代王朝奉行重農抑商思想,是故長期以來推行以抑商為主的商業政策,對商業嚴加控制和干預。這些商業現象雖然只屬冰山一角,卻能讓我們從中尋出古代商業發展的某些特質。

 

中國古代的商人同樣重視經營管理之道。古代的商業廣告形式可謂豐富多彩,大多數的商家會以幌子招徠顧客,走街串巷的小販則以他們獨特的吆喝聲傳遞商業資訊,更有商家利用名人效應為自己打開市場。

 

為了將遠行營商的經驗傳授給更多人,專門的商業書出現了。其中既有方便商賈外出的《天下水陸路程》,也有內容詳細、適合士商使用的《士商類要》,還有如何培養學徒的訓練教材《生意世事初階》。

 

在經商過程中難免會有周轉不靈的時候,商業借貸應運而生。中國最早的專門借貸機構是國家開辦的質庫,此後又有了民間經營的錢莊,方便往來的商旅。

 

老字號是商家成功經營的典範,為顧客所信任。瑞蚨祥和同仁堂都是京城享譽百年的綢緞莊和藥舖,朵雲軒則是滬上聞名的出售文化用品的老店。

 

在日常生活中,商人也與普通人無異,只不過由於商人經濟地位優越,他們的飲食用度比常人精緻許多,但是低下的社會地位也對他們的婚姻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古代的商賈一向在國家權力的夾縫中生存,為此,他們不得不與官府打交道,保證商途順暢。為了改變世人眼中粗鄙的形象,他們努力與地方文人建立良好關係。商人也並不如人們所想,總是向錢看,他們對公共慈善活動同樣熱心。

                                 

商人在古代最初只是個體分散式的經營,但到明清時期,由於商業經濟快速發展,商人地位提高、競爭加劇以及人們從商觀念的轉變等種種因素,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一個個各具特色的以地域為中心的商幫,商人開始以群體形象活躍在歷史舞台。明清時期的地域商幫不勝枚舉,比較著名的有山西商人、洞庭商人、徽州商人、廣東商人、福建商人、寧紹商人、江西商人等。對這些行賈四方的商人來說,會館與公所就是他們與家鄉以及同行間聯繫的紐帶,是他們在異鄉可以倚靠的組織。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9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