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侗族大歌

30076ph030
30076ph030

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以稻作為主的農耕民族,屬駱越支系,世居地於雲貴高原東南邊緣的黔湘桂鄂四省區毗連地區,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視唱歌與生命一樣重要。侗歌主要有侗族大歌、小歌等,其中以侗族大歌藝術成就最高,氣勢宏大,聲部複雜,2009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侗族大歌歷史上分佈在侗族南部方言區,現主要流傳於南侗方言第二土語區的貴州黎平、從江、榕江和廣西三江四縣。侗族大歌是侗族多聲部民間歌曲的統稱,是一種一領眾合,分高低聲部的合唱,屬於民間支聲複調歌曲範疇,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無固定曲譜是其特點。傳統的侗族大歌主要類型包括鼓樓大歌、聲音大歌、柔聲大歌、倫理大歌、敍事大歌、童聲大歌、戲曲大歌、踩堂歌等。

 

相對大歌,小歌一般用小嗓輕聲慢唱,曲調短小,情緒委婉纏綿。分徒歌和有樂器伴奏兩類,後者常以樂器名稱冠名,如用琵琶伴奏,稱為「琵琶歌」;用「牛腿琴」伴奏,稱「牛腿琴歌」;用笛子伴奏,稱「笛子歌」。除小歌外,還有一種是侗族在社交場合或婚喪儀禮中所唱的禮俗歌,涉及各個方面的風俗習慣和倫理規範。

 

樂器方面,大歌的複調形式與侗族民間樂器發展有着密切關係,可以說侗族的民間樂器是大歌繁榮和發展的直接催化劑。侗族常用的樂器有侗笛、琵琶、牛腿琴、蘆笙、蘆笙笛等。

 

侗族大歌「耳口相傳」的傳承方式為世界罕見,侗族大歌流行地區的每一個侗寨都是一所民間音樂學校,年長者教歌,年輕者唱歌,年幼者學歌,歌師傳歌,歌班對歌、賽歌,在節慶中實踐互動,世代承襲至今。

 

不過,踏入二十世紀,原是隱沒在深山老寨中的古老大歌被漢族音樂家下鄉土改時偶然發現後,第一次被賦予正式命名並詳細載入史冊之內。二十一世紀肇始,侗族大歌新的「變奏」顯得華麗、高亢,舞台化對侗族大歌原生態的衝擊日益顯著,保護和傳承工作更是刻不容緩。

 

在現代化背景下,如何發揮學校正規教育的作用,彌補傳統傳承方式的局限性,實施侗族大歌進校園,是一個重要的傳承課題。另外,歌師是侗族大歌傳承體系的關鍵,保護侗族大歌,當務之急是要在保護好歌師的同時,抓緊記錄老歌師的藝術成果,組織好傳、幫、帶工作,避免出現「人死藝亡」的斷代悲劇。與此同時,在一些侗族民間傳統節日,當局更撥付資金扶持群眾舉辦侗歌演唱比賽,使侗歌演唱成為節日的重要文化活動。2014年,黎平縣村的侗族大歌生態博物館研究中心落成,成為了傳承和弘揚侗歌的有力平台。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1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