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泉州對外的文化交流

20205ph013
高麗人蔡氏所嫁的南印度王子孛哈里出使波斯的石刻記錄(泉州海交館藏)
20205ph013

隨着海外交通繁盛,泉州人民在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史上,為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國同世界人民的友好往來,作出了貢獻。 唐宋以來,泉州已經與東北亞的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尼、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阿拉伯地區,東部非洲甚至歐洲,有不同程度的貿易交往,在海外商品、海外文化輸入泉州的同時,泉州人也把中華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僅僅以泉州與琉球、泉州與高麗的友好往來為例,已可窺見泉州在促進中外關係史上所起的歷史作用。

 

泉州與高麗

唐末以來,泉州與朝鮮半島的海上貿易日益頻繁。據朝鮮《高麗史》及中國文獻記載,僅從1015至1090年的75年間,泉州海商19次前往高麗貿易,總人數在千人以上,其中最多的一次人數多達150人。泉州海商受到高麗人民歡迎,不少泉州海商集中駐在高麗京城裡。元代以後,泉州海商仍不斷前往朝鮮半島經商。

 

泉州海商到高麗主要從事貿易,也進行文化交流,如徐戩運載《夾注華嚴經》等書刊到高麗,而五代時泉州招慶寺僧靜、筠二禪師編寫的《祖堂集》在高麗得到很好保存。 今天,泉州尚存與新羅(朝鮮)、高麗相關的古寺院、古地名、村落等遺存以及果蔬菜名稱等。

 

泉州與琉球

早在明代以前,中國和琉球兩國人民之間已頻繁往來。明朝統治者為了加強對海外貿易的控制和壟斷,實行招徠海外諸國入明朝貢貿易的制度。從1370至1472年的一百多年間,朝廷在泉州恢復了宋、元以來一直設置的市舶司機構,但限定只與琉球王國(今日本沖繩)交通往來。泉州作為通琉球的法定港口,在中琉交往中發揮積極作用。琉球來華的貢舶、朝廷派大使前往琉球進行國事活動所乘坐的「封舟」,大都從泉州港進出。1405年,朝廷特地在泉州設置「來遠驛」,專門接待外賓。

bulb

「封舟」

從明初到清末,中國與琉球有五百多年的友好交往史。期間,每逢琉球國王即位,都要請求中國政府冊封,也就是認可。明清兩代的統治者大都應其所請,派遣大型的冊封使團,遠渡重洋前往琉球,形成一種固定的冊封制度,在中琉之間建立起特殊的政治關係。直至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併前,中國政府冊封琉球共23次。冊封使團乘坐的船就叫「封舟」,都是由福建製造的大海船。

20205ph014
保留了泉州風俗的古琉球祭祀儀仗
20205ph014

為了幫助琉球王國能夠順利來華朝貢,中國政府不僅賜給琉球許多福建製造的海船,還下令福建擅於操舟的水手和翻譯共36姓移居琉球以作引導,其中也包括泉州人。他們不僅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也把閩南的建築形式、室內擺設、避邪習俗,包括將媽祖、土地公等民間信仰也帶到琉球,同時也把琉球的一些優良作物品種移植到故鄉,如惠安的「琉球花生」就是一種。這36姓移民受到琉球王國的歡迎和愛護,他們的後代更受到重用,對發展琉球的經濟、文化和教育,以及促進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做出了很大貢獻。

20205ph015
反映琉球民俗的紙塑作品(泉州海交館藏)
20205ph015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0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