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樂府源起何處?

0405ph001
漢代樂舞俑
0405ph001

「樂府」原是漢代管理音樂的政府機關。樂,就是音樂;府,就是官府。後人把這個機關所收集、整理和演唱的詩歌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樂府詩中主要是漢代民歌,也有一些文人作品。魏晉以後,文人仿照樂府體裁而作的詩歌,也叫樂府。

 

樂府詩出現於漢代,盛行於魏晉南北朝。它興起的原因有四:

  • 雅樂淪亡:所謂雅樂,就是皇帝祭祀天地祖宗和舉行朝廷典禮時演奏的樂歌。經過秦末漢初的長期戰亂,雅樂逐漸淪亡,奄奄一息,因此政府急需收集、整理和創作一些樂歌,以備應用。
  • 建立樂府機關:漢武帝出於「觀風俗,知薄厚」的政治目的,建立了樂府機構,廣泛收集全國各地的民歌,通過民歌來了解民情風俗,考察政治得失。
  • 傳入異域音樂:漢初,中原從北方傳入了「北狄樂」。漢武帝時,又從西域(泛指今新疆及中亞地區)傳入「胡樂」,音樂家李延年據此「造新聲二十八」。傳入異域音樂,大大促進了漢代音樂和樂府詩的發展。
  • 文人詩衰落:在曹操之前,漢代幾乎沒有一個著名的詩人,詩壇一派蕭條。樂府詩的出現,如同沙漠中注入清泉,荒園中盛放出鮮花,因而盛行於詩壇。
bulb

北狄

北方少數民族

bulb

樂曲的章節

0405ph002
宴樂畫像磚拓片
0405ph002

樂府原是漢武帝所建立掌管音樂事務的機關,後來變成一種詩體的名稱。這種新詩體以漢代民歌為主,它的主要特點是能夠配合音樂而歌唱。到漢末魏初,曹操父子用樂府的舊題寫時事,以樂府的舊曲作新詩,並開始注重文采。此時,樂府詩呈現一種脫離音樂、逐漸書面化的趨勢,樂府形式為之一變。到了晉代和南北朝,文人仿照樂府創作的詩歌已趨僵化,只有鮑照等少數詩人為樂府詩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同時,南北樂府民歌生機蓬勃,但這時的樂曲已經與漢魏樂府大不相同。唐代時,樂府詩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南宋人郭茂倩搜集先秦至唐五代的樂府詩,編成《樂府詩集》。書中把樂府詩分為十二類,漢魏樂府只有五類: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雜曲歌辭、謠辭。

bulb

鮑照

南朝宋代詩人,擅長七言樂府歌行。

「漢賦」是漢代文學的主要形式,曾經盛極一時。漢代文人的才華和精力,幾乎大半都投入創作漢賦。而樂府是平民文學,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 作者不同:漢樂府的作者主要是平民;漢賦的作者是帝王身邊的文士,即御用文人。
  • 內容不同:作為漢樂府主體的樂府民歌,表現了漢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漢賦的主要內容則是描述京城的繁華。
  • 語言不同:樂府的語言是當時人民的口語;漢賦用的是貴族化的書面語言。
  • 與音樂的關係:樂府是配樂演唱的;漢賦不能唱,只能吟誦。
0405ph003
擊鼓說唱俑
0405ph003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1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