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号祭祀坑有何宝物?

声音导航

 

金杖  

全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含部分杂质),是用金条捶打而成宽约7.2厘米的金皮后,再包卷而成。两侧薄,中间略厚,出土时已压扁变形弯曲,但在金皮包卷内尚存木质碳化物,由此推测这是一枚内以木棍支撑外包金皮的黄金令牌。

30055ph022
金杖
30055ph022


鸟形玉璋

顶端镂刻一只飞鸟,鸟尾微残。射身扁平,微带弧形,射身的两面对刻有一璋形图案,位于璋的中部,璋射两侧各刻有四组齿饰,在长方形的低部两侧各刻有一组齿饰。该璋通长38.2厘米。这件玉璋在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中是比较特殊少见的。

30055ph024
鸟形玉璋
30055ph024


龙柱

断面呈椭圆形,上粗下细,柱顶呈斜坡,下端四周有半圆形缺口,在缺口的上方有圆形的“铆孔”,推测该龙柱是铆在某个柱子的上面。在柱子的斜顶上一条龙的上半身卧立于上,龙首的头上长着两只大的犄角,龙的下颌长着“山羊”胡须,看上去就像一只羊首。龙身下部沿柱身而下,双下肢紧抱柱体,尾下拖于铜柱的近底端。柱子的另一侧是一条简化的“龙”。柱高41厘米。这件器物是三星堆文化发现的唯一珍品,至目前为止,在全世界的同时代考古发现中,它也是极其罕见的。

30055ph025
青铜龙柱
30055ph025


金面罩

金面罩用金皮捶打而成,采用冲压和镂刻的方法,双眼、双眉镂空,鼻子突出。额上部残损。残宽21.5厘米、高11.3厘米,其大小与其真人面部相当,可能是从某个青铜面具或青铜热头像的脸上脱落下来的。

30055ph020
金面罩
30055ph020


金虎

金虎是用金箔锤楪而成,大耳、张口,前肢下扑,后肢呈蹾式,尾上卷,整个造型呈跃起向前扑食之状。虎眼采用镂空技术将其镂空,虎身采用冲压技术满饰“目字形虎斑纹”。金虎高6.7厘米、通长11.6厘米。虎在巴蜀的青铜器上是最为常见的动物装饰,尤其是在巴蜀的戈、矛、剑等兵器上常见。

30055ph021
金虎
30055ph021


青铜跪坐人像

这个青铜跪坐人像的头发从前往后梳,再向前卷,束成高髻,宽脸,圆眼外凸,嘴张开,上下两排牙齿紧咬,上身穿右衽交领长袖短衣,腰部系带两周;下身着“犊鼻裤”,一端系于腰前,一端系于背后腰带下,有点像日本“相扑”的打扮。双手抚膝,左右手腕各戴两个手镯,高14.6厘米、宽8.2厘米。这件青铜跪坐人像的发髻、服饰和其他青铜人头像的发式都与文献记载中的蜀人所穿戴的服饰与发髻完全不同。

30055ph018
青铜跪坐人像
30055ph018


龙虎尊

龙虎尊是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中出土的唯一一件较为完整的礼容器,也是国内少见的一种形制。出土时已被烧毁砸损,器内装有残损的玉石器、海贝、金料及金面罩一件。尊的口部严重残损不能复原,颈上有三周凸弦纹,折肩、深腹、平底、高圈足。肩上一周铸有高浮雕的三条龙,呈蠕动游迤状,龙头高突,圆眼、高柱状角。肩下铸虎,一头双身。虎为大头、大圆耳,虎嘴将一“蛙形人”的头“吃在嘴里”,“人”的四肢做挣扎之状,类似题材的龙虎尊曾在中国的安徽发现过。

30055ph019
龙虎尊
30055ph019


小小面具

这是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最小的一件青铜面具,有点像现代西方化妆舞会用的小型面具。该面具头戴冠,宽脸,下颌较圆,粗长眉,大眼睛,圆耳廓,耳垂穿孔。整个面具只有7厘米高、9.2厘米宽、0.4厘米厚。

30055ph023
青铜小面具
30055ph023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9月1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