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专门为皇帝而写的《资治通鉴》

202131phn012
司马光雕像,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司马温公祠司马光文化广场。(图片提供:姜永良/FOTOE)
202131phn012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内容以有关国计民生的政治史为重点,在史学上产生很大影响。此书是《史记》之后的一大巨著,因此后人常把司马迁和司马光并称为史学界“两司马”。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宋仁宗时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当政者的借鉴。1066年写成战国迄秦八卷,宋英宗命设局续修,宋神宗时,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竭力反对宋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政,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但神宗不接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坚决不就,于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继续编撰《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全书修成。宋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司马光入京,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废除新法,但司马光为相仅八个月便病逝,追封温国公。他的著作除《资治通鉴》外,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邀集了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作主要助手,包括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人,而由他自己总其成。此书内容记载了战国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294卷按朝代分为《周纪》、《秦纪》、《汉纪》等十六纪,其中以《唐纪》所占篇幅最多,达81卷。史事按年编次,以政治、军事为主,而略于经济、文化。文笔生动简练,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后世对此书的研究,形成专门的学问,称为“通鉴学”。

202131phn013
《资治通鉴》草稿。(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202131phn013

司马光另撰两种与《资治通鉴》互相配合的著作,一是《资治通鉴目录》30卷,提挈全书纲领,以备来览;另一是《通鉴考异》30卷,阐明对资料取舍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到司马光严谨的考证手法。《资治通鉴》的注本,以宋末元初历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年)的《资治通鉴音注》294卷最为精详,不但显示了胡三省勤谨治学的精神,而且反映出他是一个富有民族气节的学者。

 

《资治通鉴》问世以后,不少史学家争相仿效,从而出现了一些续编,包括南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朝徐乾学撰《资治通鉴后编》、毕沅撰《续资治通鉴》、陈鹤撰《明纪》、夏燮撰《明通鉴》。在纪传体正史之外,《资治通鉴》及其续编逐渐形成一套贯通古今的编年史,自成一个独立体系。

 

南宋时,史学家袁枢为了解决阅读《资治通鉴》的困难,方便检寻和帮助记忆,编撰了《通鉴纪事本末》42卷,总共记述305件大小事情。此书的内容,约为《资治通鉴》的一半,别开生面地创造了一种新的规格,称为“纪事本末体”。其后很多人运用这种形式编写史书,成为另一个系统。明清以来,出现了十多种纪事本末体史籍,宋、元、西夏、辽、金、明、清各有纪事本末,又有《三藩纪事本》、《左传纪事本末》及《续通鉴纪事本末》等。

202131ph004
《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局部)
202131ph004

《资治通鉴》的编纂方法,充分发挥了分工合作的集体编著精神。首先,古代至两汉部分由刘攽起草,三国至隋代部分由刘恕起草,唐代及五代部分由范祖禹起草。编纂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把史料摘录下来,按年代顺序排列成为“丛目”;二、将“丛目”加以鉴别选择,酌情去取连成“长编”初稿;三、考订“长编”初稿,删繁就简及润色文字方成为定稿。前两个阶段大半都由刘攽、刘恕、范祖禹三人负责,最后阶段则由司马光负责。从发凡起例到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非常严谨,一丝不苟。自课三日删一卷,有事延误则补之,初删完毕后再加细删,一件史事往往用三四出处纂成。该书在洛阳的残稿,堆满两屋。正如司马光自己所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虽成于众手,却如出一人,其敍事的准确和史料的可靠,在许多“正史”之上。

202131phn014
《资治通鉴》手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片提供:尤亚辉/FOTOE)
202131phn014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3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