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后汉书》和《三国志》的对决

202131ph001
描绘三国时期关羽擒将图,明代绢本。
202131ph001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是正史的代表,但应注意《三国志》成书较《后汉书》早。《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时的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浙川县东)人。27岁时开始撰写《后汉书》,后来受刘义康(宋文帝刘义隆之弟)欲称帝一事牵连,以谋反罪被捕处死,时年48岁。此事与他写《后汉书》并无直接关系,但他死时全书尚未完成,编排失当、资料遗漏等毛病,在所不免。

 

《后汉书》的内容上起公元23年,下至公元220年,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纪10卷、列传80卷是范晔所撰,南朝梁‧刘昭取晋人司马彪(?-约公元306年)所作《续汉书》的8志30卷,合为今本《后汉书》。范晔的时代距东汉灭亡已二百年,他编搜的纪和列传,有丰富的史料可凭借,有诸家的史著可参考,他的文笔又很好,所以学者喜欢传抄。范晔于纪传之后,有论有赞,不乏独创之见,实亦为卓越的史论。书中有关东汉末年部分,多据《三国志》而书。

202131phn008
南宋刻《后汉书》,江东漕司本。(图片提供:张庆民/FOTOE)
202131phn008

《三国志》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原本各自为书,到北宋雕版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合共65卷。内容记公元220年至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属纪传体分国史,又无表、志,在断代史上别创一格。全书成于陈寿一人之手,文笔简洁,敍事有法,历来评价颇高。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市)人。蜀汉时做过官,入晋以后,奉诏整理故蜀丞相诸葛亮的事迹和著作,编成《诸葛亮集》。他撰《三国志》用了不下十年时间才脱稿,颇受时人推崇,称赞他善于敍事,有良史之才。陈寿去世后,晋惠帝下诏派人到他家中抄录了一部,藏于官府,于是《三国志》便由私家著述,变为朝廷承认的史书。

202131phn009
陈寿塑像,四川省南充市万卷楼风景区。(图片提供:谭伟/FOTOE)
202131phn009

《魏书》前四卷称“纪”,对魏的君主称“帝”;《蜀书》、《吴书》有传无纪,对蜀、吴君主只称“主”,敍入传中,而写法则与帝纪相同,按年敍事,客观上反映了蜀、吴和魏居于同等地位的历史真实情况。魏在三国中疆域较大,人口较多,生产情况和学术文化也较可观,因此《魏书》所占篇幅最多,《吴书》次之,蜀国的史料全靠陈寿自己搜集采访得来,《蜀书》的内容分量最少。全书前后贯穿,事不重复,互相矛盾之处亦很少见,议论大抵正确可取。

202131phn010
《三国志》(局部)。(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202131phn010

陈寿写《三国志》时,相关史料比较缺乏,加以他的文笔过于简洁,许多事实需要注解说明。一百多年后,南朝宋文帝命史学家裴松之(公元372-451年)训释,而以补缺、备异、惩妄和论辨为宗旨,在史实方面作了增补和考订,文字超过正文三倍。读《三国志》时,实在不宜忽略裴注。

 

元末明初,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撰《三国志通俗演义》(亦作《三国演义》),成为中国第一部历史题材的章回小说,将历史因素与艺术因素,历史人物与艺术形象成功结合起来,开启了后世创作历史演义的文学手法。应予强调,《三国志》是史学著作,《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后者的内容情节大体符合历史事实,但也有虚构想像的成分,读者应把两书分开对待。

 

历来钻研中国史的学者,都很重视“前四史”,读完《史记》、《汉书》,接着就是《后汉书》和《三国志》,这样就对先秦史和秦汉史有通盘的认识。然后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中了解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政治史。致力于隋唐史事研究的学者,新旧《唐书》和新旧《五代史》是不可或缺的。

 

《后汉书》和《三国志》两书,对于边疆各族和邻国的情况亦有不少记载。《汉书‧地理志》率先提到倭(现称日本):“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三国志》的《魏志‧东夷传》中有关于倭人的记事(简称《魏志‧倭人传》),是记载三世纪前后日本历史的唯一文献资料,记载了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三国志》所述倭女王的名称)的事迹,她向当时三国中的魏国派出使者,魏明帝授予“亲魏倭王”称号。《后汉书‧东夷传》中亦有关于“倭”的专条。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3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