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後漢書》和《三國志》的對決

202131ph001
描繪三國時期關羽擒將圖,明代絹本。
202131ph001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是正史的代表,但應注意《三國志》成書較《後漢書》早。《後漢書》的作者是南朝宋時的范曄(公元398-445年),字蔚宗,順陽(今河南浙川縣東)人。27歲時開始撰寫《後漢書》,後來受劉義康(宋文帝劉義隆之弟)欲稱帝一事牽連,以謀反罪被捕處死,時年48歲。此事與他寫《後漢書》並無直接關係,但他死時全書尚未完成,編排失當、資料遺漏等毛病,在所不免。

 

《後漢書》的內容上起公元23年,下至公元220年,記載了東漢一代的歷史。紀10卷、列傳80卷是范曄所撰,南朝梁‧劉昭取晉人司馬彪(?-約公元306年)所作《續漢書》的8志30卷,合為今本《後漢書》。范曄的時代距東漢滅亡已二百年,他編搜的紀和列傳,有豐富的史料可憑藉,有諸家的史著可參考,他的文筆又很好,所以學者喜歡傳抄。范曄於紀傳之後,有論有贊,不乏獨創之見,實亦為卓越的史論。書中有關東漢末年部分,多據《三國志》而書。

202131phn008
南宋刻《後漢書》,江東漕司本。(圖片提供:張慶民/FOTOE)
202131phn008

《三國志》由三個部分組成,即《魏書》30卷、《蜀書》15卷、《吳書》20卷,原本各自為書,到北宋雕版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合共65卷。內容記公元220年至280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屬紀傳體分國史,又無表、志,在斷代史上別創一格。全書成於陳壽一人之手,文筆簡潔,敍事有法,歷來評價頗高。

 

陳壽(公元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今四川南充市)人。蜀漢時做過官,入晉以後,奉詔整理故蜀丞相諸葛亮的事跡和著作,編成《諸葛亮集》。他撰《三國志》用了不下十年時間才脫稿,頗受時人推崇,稱讚他善於敍事,有良史之才。陳壽去世後,晉惠帝下詔派人到他家中抄錄了一部,藏於官府,於是《三國志》便由私家著述,變為朝廷承認的史書。

202131phn009
陳壽塑像,四川省南充市萬卷樓風景區。(圖片提供:譚偉/FOTOE)
202131phn009

《魏書》前四卷稱「紀」,對魏的君主稱「帝」;《蜀書》、《吳書》有傳無紀,對蜀、吳君主只稱「主」,敍入傳中,而寫法則與帝紀相同,按年敍事,客觀上反映了蜀、吳和魏居於同等地位的歷史真實情況。魏在三國中疆域較大,人口較多,生產情況和學術文化也較可觀,因此《魏書》所佔篇幅最多,《吳書》次之,蜀國的史料全靠陳壽自己搜集採訪得來,《蜀書》的內容分量最少。全書前後貫穿,事不重複,互相矛盾之處亦很少見,議論大抵正確可取。

202131phn010
《三國志》(局部)。(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31phn010

陳壽寫《三國志》時,相關史料比較缺乏,加以他的文筆過於簡潔,許多事實需要注解說明。一百多年後,南朝宋文帝命史學家裴松之(公元372-451年)訓釋,而以補缺、備異、懲妄和論辨為宗旨,在史實方面作了增補和考訂,文字超過正文三倍。讀《三國志》時,實在不宜忽略裴注。

 

元末明初,羅貫中(約1330-約1400年)撰《三國志通俗演義》(亦作《三國演義》),成為中國第一部歷史題材的章回小說,將歷史因素與藝術因素,歷史人物與藝術形象成功結合起來,開啟了後世創作歷史演義的文學手法。應予強調,《三國志》是史學著作,《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後者的內容情節大體符合歷史事實,但也有虛構想像的成分,讀者應把兩書分開對待。

 

歷來鑽研中國史的學者,都很重視「前四史」,讀完《史記》、《漢書》,接着就是《後漢書》和《三國志》,這樣就對先秦史和秦漢史有通盤的認識。然後讀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從中了解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的政治史。致力於隋唐史事研究的學者,新舊《唐書》和新舊《五代史》是不可或缺的。

 

《後漢書》和《三國志》兩書,對於邊疆各族和鄰國的情況亦有不少記載。《漢書‧地理志》率先提到倭(現稱日本):「夫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三國志》的《魏志‧東夷傳》中有關於倭人的記事(簡稱《魏志‧倭人傳》),是記載三世紀前後日本歷史的唯一文獻資料,記載了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三國志》所述倭女王的名稱)的事跡,她向當時三國中的魏國派出使者,魏明帝授予「親魏倭王」稱號。《後漢書‧東夷傳》中亦有關於「倭」的專條。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3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