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125phn014_01
清末年画,《斩魏延》。(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202125phn014_01

《三国演义》中写孔明欲斩魏延,并有“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的话。所谓脑后有反骨,是指有枕骨突起面相的人。另外,又写诸葛亮临终留下一个锦囊,已预知魏延必反,以及蜀汉吴太后对后主刘禅说:“尝闻先帝有言:孔明识魏延脑后有反骨,每欲斩之;因怜其勇,故姑留用。”后世遂以脑后有反骨比喻某人日后必将叛逆,魏延成了“反骨仔”的代名词。那么,魏延真的天生反骨,蓄意推翻蜀汉吗?所谓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史书并无记载,是《三国演义》杜撰的。那么,魏延既无谋反之举,最终为何被杀呢?

 

魏延,字文长,曾跟随刘备攻取益州、汉中。当时魏延勇冠三军,屡立战功,深得刘备器重。刘备称汉中王后,必须返回成都处理军国大事,汉中王王府也要移回成都去。汉川需要一员大将镇守,众人以为一定会任命张飞担此重任,因张飞素以勇猛著称,又与刘备恩若兄弟,所以连张飞自己也这样认为,谁知刘备却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皆感到惊讶!

 

清末民初历史学家卢弼《三国志集解》引何焯曰:“拔(魏)延而益德(张飞)不见怨望,非君臣相信之深,何以能此。”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来到汉中,任命魏延为“督前部”(相当于先锋司令),还让他兼为“丞相司马”。这个“丞相司马”是诸葛亮专为魏延而新设的新职,地位与丞相长史一样,可见诸葛亮对魏延是相当器重的,并非如《三国演义》所说,始终怀疑其“脑后有反骨”。魏延不负重托,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诸葛亮得到捷报,喜不自胜,遂保荐魏延由镇远将军升为“前将军”,并封他为南郑侯。次年,魏延又与高翔、吴班击败司马懿的大军,获甲首三千级,迫使司马懿还保营,可见魏延确实能征善战。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仍以魏延为先锋,在诸葛亮大营前十里驻扎。

 

魏延领兵,能善待士卒,自己又相当勇猛,但性格高傲,大家都对他颇为畏忌,都让他三分。惟有长史(相当于参谋长、秘书长)杨仪不买账,令魏延愤恨不已,两人关系可谓水火不容。诸葛亮既欣赏杨仪的才干,又爱惜魏延的骁勇,故不忍偏废。诸葛亮北伐,魏延任征西大将军要职,但他为人狂傲,每次跟随诸葛亮出兵,总要求自带万余人马,仿效韩信的故事,单独行动,但诸葛亮始终不准。魏延因此认为诸葛亮胆怯,叹息自己未能人尽其才。诸葛亮既有丞相度量,又爱其骁勇,也就不予追究。《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平心而论,诸葛亮用兵偏于谨慎稳妥,而拙于出奇制胜。

202125phn015_01
魏延雕像(图片提供:胡武功/FOTOE)
202125phn015_01

杨仪,字威公,也是早年已跟随刘备。他为人干练机敏,诸葛亮对他颇为赏识,任命其为相府随军长史(相当于参谋长、秘书长),加绥军将军,每次出兵,都由杨仪来规划阵容,筹集粮草,而杨仪不假思索,只需片刻就能做出决定,将千头万绪的事情办理妥当。军中礼节制度,皆由杨仪安排和检查。但此人与魏延一样,也有恃才傲物的毛病,而且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魏延在外督战,诸葛亮病重,便密与杨仪、费祎、姜维等安排身后退军之计,欲令魏延断后,阻击司马懿的追兵。如果魏延不从命,军队便自动撤退。不久诸葛亮病逝,杨仪秘不发丧,并令费祎试探魏延的意图。魏延不甘心受杨仪节制,他声言:“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指长史以下)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约束),作断后将乎!”意思是说,尽管丞相是死了,但是我魏延还在啊,文臣可送丞相的灵柩回去安葬,但我魏延应该继续率军北伐,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死,而废弃了国家的大事。何况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能给杨仪这样的人当断后的将领呢?诸葛亮在世时,既不能调解魏延和杨仪的矛盾,临终遗命杨仪统军,却派魏延断后,而且还是暗箱操作,魏延毫不知情,难怪魏延不服。何况诸葛亮明知杨仪与魏延不睦,仍让杨仪带兵,魏延能无动于衷吗?

 

魏延要费祎和他一同计划哪部分的兵该退,哪部分的兵该留,并要费祎写出文告,然后和他共同署名,把这道命令传给诸将。费祎对诸葛亮忠心耿耿,事先他们已经商妥,如果魏延不撤兵,就不理他,所以此时当然不肯与魏延一起出文告。于是费祎骗他道:“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意思是说,他愿意向杨仪传达魏延的意思,杨仪是文官,不懂军事,肯定会答应。费祎说完,就策马奔驰而去。费祎去后,魏延后悔放他,再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魏延派人去探看,杨仪等已经整军待发,打算把魏延一支兵留下来。魏延大怒,趁杨仪等尚未动身时,自己率军径先南归,所过烧绝栈道。魏延此举,就是要堵得杨仪等人回不来,不给对方留后路。杨仪等人没有办法,就得劈山开道,艰苦备尝。

 

于是魏、杨皆上表指控对方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刘禅就此事问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董允、蒋琬皆相信杨仪,而怀疑魏延。杨仪等劈山开道,昼夜兼行,随魏延之后到达,结果却发现魏延摆出对敌的阵势,占据南谷口,并遣兵袭击杨仪等人。杨仪令王平在前抗击魏延。王平叱责魏延的先头部队说:“丞相刚死,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士众认为魏延理亏,不肯为其卖命,皆四散奔走。魏延只得独自携子数人亡奔汉中,被马岱追及斩首。至于《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料到魏延“久后必反”,故临终安排马岱假装归附魏延,并突袭杀了魏延,这就纯属虚构,并非史实。

 

魏延狂傲强横确是事实。《三国演义》写他踢灭七星灯,导致诸葛亮命丧黄泉,就是要刻划其人之鲁莽。当然,此事纯属虚构,不能当真。魏延与杨仪争吵时,甚至拔刀相向,令杨仪大惊,涕泪横流,因而两人仇恨更深。但说他有谋反之心,则非事实。魏延在诸葛亮死后讲了一些过头话,其实是遭杨仪刺激所致。魏延被杀,则出于杨仪挟嫌报复;魏延对蜀汉始终是忠心耿耿,并无二心的。魏延被杀后,首级被送到杨仪处,杨仪踩着魏延的首级骂道:“庸奴!复能作恶否?”真是小人得志便猖狂。不仅如此,他还把魏延一门夷灭三族(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可见杨仪对魏延的仇恨之深。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魏延与杨仪之争下了一个结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这是说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向北降魏,却向南走,就是想除掉杨仪及其手下等人。平时诸将常与魏延有不同意见,但当时的议论,却也期待他必定能够取代诸葛亮。本意如此。不能说他有背叛的意思。

 

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学者冒鹤亭《疚斋日记‧读三国志蜀志》云:“魏延之反,亦冤辞也。其人过于自负,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故诸葛卒后,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指长史以下)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约束),作断后将乎!’盖欲遣行者护丞相丧归,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其才不及诸葛则有之,其兴复汉室之心,与诸葛同也。而杨仪素与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诸营相次还,延于是怒,先仪南归,烧绝栈道,使仪归不得。此则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矣。”冒氏之言,可谓一针见血,极有见地。若魏延真要造反,为何不率领自己的先锋部队,前往司马懿的营垒投降曹魏?却反而只带了少数人马,来到汉中?他分明是想经由汉中,回成都,向后主当面报告,陈述他自己继续作战的主张。魏延的错误在于,他不应因个人恩怨而烧毁栈道,断绝了杨仪的归路,贻误了军国大事。

 

后来杨仪认为自己被诸葛亮托付后事,又为朝廷诛杀魏延,自己理应继诸葛亮后掌权,并请都尉赵正以周易卜筮,结果卜得风火家人卦,杨仪默然不悦。卦象显示:想代“诸葛亮秉政”之事,难有结果,尚伴有凶险之兆,本人尚需要“反身内修,虚心地做事,才能平安无事。这个卦算得确实颇为准确,由于诸葛亮生前就认为杨仪心胸狭隘,属意蒋琬继承自己的位置,故后来蒋琬升任尚书令、益州刺史。诸葛亮是丞相,蒋琬的资格是不够做丞相的,但以录尚书事而兼益州刺史,其实权就和诸葛亮相差无几了。至于杨仪回师后,被拜为中军师,既无兵卒统领,又无下属差遣,哪里有事做,他就去处理一下,没有事做他就歇着,实际上只是一个补缺的角色而已。若魏延真要造反,杨仪就有平定叛乱的大功,回来后为何不受重用?可见朝廷认为魏延并未蓄意造反,但既已杀魏延,就将错就错罢了。

202125ph018
杨仪像
202125ph018

当初蒋琬是杨仪的属下,后来官阶却在其之上,杨仪认为自己不论年资或才干都在蒋琬之上,遂愤愤不平,常出怨言,同僚皆恐为杨仪的口舌连累,故避之唯恐不及。惟有军师费祎常去安慰,杨仪竟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失意)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祎向朝廷揭发了杨仪的怨言,于是在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诸葛亮去世的次年,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遭此打击,应该有所收歛吧?可惜他仍死性不改,再次上书诽谤,措辞激烈,朝廷遂派人到郡中逮捕他,最终杨仪自杀,落得一个身死魂灭的下场。魏延和杨仪都是蜀汉栋梁之才,他们互相争斗,均死于非命,是蜀汉政权的重大损失,也是蜀汉政权走向败亡的标志。魏延死得尤其冤枉,他屡建奇功,忠心耿耿,却被诬陷谋反,死在自己的战友手上。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11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