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202125phn014_01
清末年畫,《斬魏延》。(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5phn014_01

《三國演義》中寫孔明欲斬魏延,並有「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的話。所謂腦後有反骨,是指有枕骨突起面相的人。另外,又寫諸葛亮臨終留下一個錦囊,已預知魏延必反,以及蜀漢吳太后對後主劉禪說:「嘗聞先帝有言:孔明識魏延腦後有反骨,每欲斬之;因憐其勇,故姑留用。」後世遂以腦後有反骨比喻某人日後必將叛逆,魏延成了「反骨仔」的代名詞。那麼,魏延真的天生反骨,蓄意推翻蜀漢嗎?所謂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史書並無記載,是《三國演義》杜撰的。那麼,魏延既無謀反之舉,最終為何被殺呢?

 

魏延,字文長,曾跟隨劉備攻取益州、漢中。當時魏延勇冠三軍,屢立戰功,深得劉備器重。劉備稱漢中王後,必須返回成都處理軍國大事,漢中王王府也要移回成都去。漢川需要一員大將鎮守,眾人以為一定會任命張飛擔此重任,因張飛素以勇猛著稱,又與劉備恩若兄弟,所以連張飛自己也這樣認為,誰知劉備卻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全軍皆感到驚訝!

 

清末民初歷史學家盧弼《三國志集解》引何焯曰:「拔(魏)延而益德(張飛)不見怨望,非君臣相信之深,何以能此。」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來到漢中,任命魏延為「督前部」(相當於先鋒司令),還讓他兼為「丞相司馬」。這個「丞相司馬」是諸葛亮專為魏延而新設的新職,地位與丞相長史一樣,可見諸葛亮對魏延是相當器重的,並非如《三國演義》所說,始終懷疑其「腦後有反骨」。魏延不負重託,大破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諸葛亮得到捷報,喜不自勝,遂保薦魏延由鎮遠將軍升為「前將軍」,並封他為南鄭侯。次年,魏延又與高翔、吳班擊敗司馬懿的大軍,獲甲首三千級,迫使司馬懿還保營,可見魏延確實能征善戰。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仍以魏延為先鋒,在諸葛亮大營前十里駐紮。

 

魏延領兵,能善待士卒,自己又相當勇猛,但性格高傲,大家都對他頗為畏忌,都讓他三分。惟有長史(相當於參謀長、秘書長)楊儀不買賬,令魏延憤恨不已,兩人關係可謂水火不容。諸葛亮既欣賞楊儀的才幹,又愛惜魏延的驍勇,故不忍偏廢。諸葛亮北伐,魏延任征西大將軍要職,但他為人狂傲,每次跟隨諸葛亮出兵,總要求自帶萬餘人馬,仿效韓信的故事,單獨行動,但諸葛亮始終不准。魏延因此認為諸葛亮膽怯,歎息自己未能人盡其才。諸葛亮既有丞相度量,又愛其驍勇,也就不予追究。《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是「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平心而論,諸葛亮用兵偏於謹慎穩妥,而拙於出奇制勝。

202125phn015_01
魏延雕像(圖片提供:胡武功/FOTOE)
202125phn015_01

楊儀,字威公,也是早年已跟隨劉備。他為人幹練機敏,諸葛亮對他頗為賞識,任命其為相府隨軍長史(相當於參謀長、秘書長),加綏軍將軍,每次出兵,都由楊儀來規劃陣容,籌集糧草,而楊儀不假思索,只需片刻就能做出決定,將千頭萬緒的事情辦理妥當。軍中禮節制度,皆由楊儀安排和檢查。但此人與魏延一樣,也有恃才傲物的毛病,而且心胸狹窄,不能容人。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魏延在外督戰,諸葛亮病重,便密與楊儀、費禕、姜維等安排身後退軍之計,欲令魏延斷後,阻擊司馬懿的追兵。如果魏延不從命,軍隊便自動撤退。不久諸葛亮病逝,楊儀秘不發喪,並令費禕試探魏延的意圖。魏延不甘心受楊儀節制,他聲言:「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指長史以下)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約束),作斷後將乎!」意思是說,儘管丞相是死了,但是我魏延還在啊,文臣可送丞相的靈柩回去安葬,但我魏延應該繼續率軍北伐,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死,而廢棄了國家的大事。何況我魏延是甚麼人,怎麼能給楊儀這樣的人當斷後的將領呢?諸葛亮在世時,既不能調解魏延和楊儀的矛盾,臨終遺命楊儀統軍,卻派魏延斷後,而且還是暗箱操作,魏延毫不知情,難怪魏延不服。何況諸葛亮明知楊儀與魏延不睦,仍讓楊儀帶兵,魏延能無動於衷嗎?

 

魏延要費禕和他一同計劃哪部分的兵該退,哪部分的兵該留,並要費禕寫出文告,然後和他共同署名,把這道命令傳給諸將。費禕對諸葛亮忠心耿耿,事先他們已經商妥,如果魏延不撤兵,就不理他,所以此時當然不肯與魏延一起出文告。於是費禕騙他道:「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意思是說,他願意向楊儀傳達魏延的意思,楊儀是文官,不懂軍事,肯定會答應。費禕說完,就策馬奔馳而去。費禕去後,魏延後悔放他,再派人去追,已經來不及了。魏延派人去探看,楊儀等已經整軍待發,打算把魏延一支兵留下來。魏延大怒,趁楊儀等尚未動身時,自己率軍徑先南歸,所過燒絕棧道。魏延此舉,就是要堵得楊儀等人回不來,不給對方留後路。楊儀等人沒有辦法,就得劈山開道,艱苦備嘗。

 

於是魏、楊皆上表指控對方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劉禪就此事問侍中董允和留府長史蔣琬。董允、蔣琬皆相信楊儀,而懷疑魏延。楊儀等劈山開道,晝夜兼行,隨魏延之後到達,結果卻發現魏延擺出對敵的陣勢,佔據南谷口,並遣兵襲擊楊儀等人。楊儀令王平在前抗擊魏延。王平叱責魏延的先頭部隊說:「丞相剛死,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士眾認為魏延理虧,不肯為其賣命,皆四散奔走。魏延只得獨自攜子數人亡奔漢中,被馬岱追及斬首。至於《三國演義》說諸葛亮料到魏延「久後必反」,故臨終安排馬岱假裝歸附魏延,並突襲殺了魏延,這就純屬虛構,並非史實。

 

魏延狂傲強橫確是事實。《三國演義》寫他踢滅七星燈,導致諸葛亮命喪黃泉,就是要刻劃其人之魯莽。當然,此事純屬虛構,不能當真。魏延與楊儀爭吵時,甚至拔刀相向,令楊儀大驚,涕淚橫流,因而兩人仇恨更深。但說他有謀反之心,則非事實。魏延在諸葛亮死後講了一些過頭話,其實是遭楊儀刺激所致。魏延被殺,則出於楊儀挾嫌報復;魏延對蜀漢始終是忠心耿耿,並無二心的。魏延被殺後,首級被送到楊儀處,楊儀踩着魏延的首級罵道:「庸奴!復能作惡否?」真是小人得志便猖狂。不僅如此,他還把魏延一門夷滅三族(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可見楊儀對魏延的仇恨之深。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給魏延與楊儀之爭下了一個結論:「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這是說魏延在諸葛亮死後,不向北降魏,卻向南走,就是想除掉楊儀及其手下等人。平時諸將常與魏延有不同意見,但當時的議論,卻也期待他必定能夠取代諸葛亮。本意如此。不能說他有背叛的意思。
 

清末民初時期的著名學者冒鶴亭《疚齋日記‧讀三國志蜀志》云:「魏延之反,亦冤辭也。其人過於自負,歎恨己才,用之不盡,故諸葛卒後,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指長史以下)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約束),作斷後將乎!』蓋欲遣行者護丞相喪歸,自留渭南,與司馬決鬥。其才不及諸葛則有之,其興復漢室之心,與諸葛同也。而楊儀素與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諸營相次還,延於是怒,先儀南歸,燒絕棧道,使儀歸不得。此則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國之大事矣。」冒氏之言,可謂一針見血,極有見地。若魏延真要造反,為何不率領自己的先鋒部隊,前往司馬懿的營壘投降曹魏?卻反而只帶了少數人馬,來到漢中?他分明是想經由漢中,回成都,向後主當面報告,陳述他自己繼續作戰的主張。魏延的錯誤在於,他不應因個人恩怨而燒毀棧道,斷絕了楊儀的歸路,貽誤了軍國大事。

 

後來楊儀認為自己被諸葛亮託付後事,又為朝廷誅殺魏延,自己理應繼諸葛亮後掌權,並請都尉趙正以周易卜筮,結果卜得風火家人卦,楊儀默然不悅。卦象顯示:想代「諸葛亮秉政」之事,難有結果,尚伴有凶險之兆,本人尚需要「反身內修,虛心地做事,才能平安無事。這個卦算得確實頗為準確,由於諸葛亮生前就認為楊儀心胸狹隘,屬意蔣琬繼承自己的位置,故後來蔣琬升任尚書令、益州刺史。諸葛亮是丞相,蔣琬的資格是不夠做丞相的,但以錄尚書事而兼益州刺史,其實權就和諸葛亮相差無幾了。至於楊儀回師後,被拜為中軍師,既無兵卒統領,又無下屬差遣,哪裏有事做,他就去處理一下,沒有事做他就歇着,實際上只是一個補缺的角色而已。若魏延真要造反,楊儀就有平定叛亂的大功,回來後為何不受重用?可見朝廷認為魏延並未蓄意造反,但既已殺魏延,就將錯就錯罷了。

202125ph018
楊儀像
202125ph018

當初蔣琬是楊儀的屬下,後來官階卻在其之上,楊儀認為自己不論年資或才幹都在蔣琬之上,遂憤憤不平,常出怨言,同僚皆恐為楊儀的口舌連累,故避之唯恐不及。惟有軍師費禕常去安慰,楊儀竟對費禕說:「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失意)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費禕向朝廷揭發了楊儀的怨言,於是在建興十三年(公元235年),諸葛亮去世的次年,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楊儀遭此打擊,應該有所收歛吧?可惜他仍死性不改,再次上書誹謗,措辭激烈,朝廷遂派人到郡中逮捕他,最終楊儀自殺,落得一個身死魂滅的下場。魏延和楊儀都是蜀漢棟樑之才,他們互相爭鬥,均死於非命,是蜀漢政權的重大損失,也是蜀漢政權走向敗亡的標誌。魏延死得尤其冤枉,他屢建奇功,忠心耿耿,卻被誣陷謀反,死在自己的戰友手上。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11-15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