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舞狮表演──舞出非遗真意趣

202115phw020_01
每逢喜庆节日,在香港通常可看到舞狮表演。(图片提供:叶德平)
202115phw020_01

唐代诗人顾况〈露青竹杖歌〉谓:“师子麒麟聊比肩”。“师子”即是“狮子”,是一种来自西域的动物。传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与“四灵”之一的麒麟一样,同是辟邪去恶的灵兽。因此,每逢喜庆之时,人们总爱舞动牠们,祈求神明庇佑。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有“舞狮”项目,内容是“狮子分为头及身体两部分,由两名表演者负责操控,跟随音乐节拍舞动。地方群体以舞狮来庆祝节日、神诞、庆典或婚嫁仪式。各地方群体也发展了不同的舞狮方式及采青仪式。”

 

狮子的不同称呼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指“狮”与“师”相通,故《汉书》、《后汉书》上的“师子”,即今日之“狮子”。在汉代,狮子也叫“狻麑”、“狻猊”。汉代训诂书籍《尔雅‧释兽》:“‘狻麑’如虦猫。食虎豹。”郭璞注之曰:“即师子也,出西域。”西晋《穆天子传》卷一:“狻猊囗(原文缺此字)野马走五百里”,郭璞亦注之曰:“狻猊,师子,亦食虎豹。”由此可见,“狻麑”、“狻猊”是相通,也即是狮子。后来,宋代《广韵》亦说明了狻猊,即师子。

 

另外,在汉代狮子亦称作“虓”。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虓”为:“虎鸣也。一曰师子。”后来清代段玉裁注之曰:“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狮子非中国原生动物

狮子本是来自西域的贡品。现存史籍之中,有关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初年。《汉书‧西域传下》:“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彊盛。故能睹犀布、玳瑁……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汉代文帝、景帝之时,“师子”、“巨象”、“大雀”等动物,都被视作奇珍异兽进献汉廷。这些西域贡品都被“养食于外囿”(于园子里饲养)。

 

《后汉书・章帝纪》:“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唐代李贤注:“扶拔,似麟无角。”)

 

《后汉书・顺帝、冲帝、质帝纪》:“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四月‘疏勒国献师子、封牛’”。(李贤注:“师子似虎,正黄,有髯耏(鬓须),尾端茸毛大如斗。”)

 

《后汉书》曾多次记录月氏国、疏勒国等进献狮子。按理推论,狮子既被视之为奇珍异兽,当为中土所无之物,故狮子应是来自西域。

 

舞狮起源于北魏

虽然汉代已有狮子的足迹,然而舞狮活动却要在五百多年后的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才见踪影。据北魏人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卷一记载:“长秋寺,刘腾所立也……中有三层浮图一所,金盘灵刹,曜诸城内。作六牙白象负释迦在虚空中。庄严佛事,悉用金玉,作工之异,难可具陈。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师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

 

洛阳长秋寺佛像出游的时候,师子作为“辟邪”灵物,“导引其前”,为后面“吞刀吐火”的杂耍伶人及佛教仪队开路。这是狮子表演的最早记载,然而却没有说明表演的具体模式。

202115phw021_01
舞狮表演源于北魏时期(图片提供:叶德平)
202115phw021_01

北周舞狮表演见雏型

北周武帝的《太平乐》是最早有舞狮表演的记载。北周武帝时期(公元543-578年)出现了一种类似今日舞狮的表演,名叫《太平乐》。《太平乐》又称为“五方师子舞”,人们会用兽毛编织成狮子的模样,然后居于其中,模仿狮子跳跃起伏的表演。同时,还会有两个伶人“持绳秉拂”逗弄着狮子活动。这些道具、动作与逗弄者(类似今日的“大头佛”),正是现代舞狮的基本元素。

 

在《旧唐书‧礼乐志》也有详细的记载:“高祖即位,仍隋制设九部乐……《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笙、箫、觱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簷鼓、贝,皆一;铜钹二。舞者四人。设五方师子,高丈余(约三百多公分),饰以方色。每师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袜,谓之师子郎。”

bulb

觱篥

吹管乐器的一种,为胡人吹奏的一种乐器。以竹为管,以芦为首,全长约23厘米,有九孔。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一诗谓:“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诗歌描述当时狮子舞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测:一、当时狮子舞的装饰已经相当讲究,非初创时期;二、狮子舞当时已颇为流行。

 

传承与革新

经历千年,舞狮不但没有被历史洪流淹没,反而更被“活化”起来。香港舞狮技艺的其中一位传承者、夏国璋龙狮团主席夏德建师傅说:“我父亲(夏国璋师傅)见传统舞狮已不再吸引观众,于是把心一横,将狮尾剪短,实行‘南狮北舞’,改革了传统的南狮技艺。”

202115phw022_01
夏德建师傅(左)详细讲解柔功门的功夫与狮艺(图片提供:叶德平)
202115phw022_01

原来,舞狮有南狮与北狮之分。北狮造型酷肖真狮,步履轻盈,极多翻滚跳跃的表演动作,富娱乐性。相反,早期南狮四平八稳,体型又大,自然不及轻巧的北狮吸引。因此,夏国璋师傅大胆地剪短南狮的尾巴,并在传统南狮子表演上,融入北狮的舞蹈身法,又引入杂技表演的“叠罗汉”功夫,改变了“采青”阵式。这一系列的革新,让南狮表演在保留传统之余,又可以变得更为明快刺激,自然更具吸引力。

 

夏德建师傅指这一系列的改革,让柔功门舞狮表演能突围而出。柔功门狮艺除了讲求整体性,更要求像真,要“舞得像一只真狮子”。动若脱兔,静如处子;无论跳跃翻滚,还是匍伏蓄势,都要与真狮无异。表演者举着狮头,时而摇首,时而眨眼,演活狮子的喜、怒、疑、惊、乐、醉、睡、醒的感情变化。当同行看到改革成功,纷纷景从,刺激本地舞狮更上一层楼,而且,柔功门的狮艺更成为了世界舞狮比赛的蓝本,扬威国际。

202115phw023_01
夏德建师傅的弟弟夏中建师傅不爱舞狮,偏爱扎作狮子。(图片提供:叶德平)
202115phw023_01

参考资料

叶德平:〈狮子麒麟聊比肩──漫谈狮子舞〉,载于《香港商报》,2016年12月16日。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1月2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