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123phn025_01
浙江省东阳市青少年宫举办童蒙养正开笔礼仪式(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23phn025_01

现今的幼儿教育,在古时称为“童蒙教育”。在众多的童蒙课本中,主要以识字为基础,再透过不同内容,如历史记载、诗词音韵、治家格言等,达致教育学童修身、齐家、治国之道。虽然童蒙课本都是古人的智慧之作,但未必完全乎合现今社会需求。不过,教育必须与文化传统接轨,中国历代的蒙学经典,是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最佳途径。

 

中国古时的蒙学,一般是为八九岁的儿童而设。蒙学课本称为“蒙书”,也叫做“蒙养书”。中国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是成书于西汉的《急就篇》,内容包括姓氏、衣着、农艺、自然等,基本涵盖汉代社会生活各方面,非常实用。《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也同为识字蒙书。《三字经》流传广泛,内容主要是历代重教勤学的故事,三字一句,全文押韵,通俗易懂。《千字文》传闻成书于南朝,以一千字阐述天文、地理、修身、历史等内容,当中有很多典故,成为后世常用的成语,如“女慕贞洁,男效才良”、“上下和睦,夫唱妇随”等。《百家姓》在北宋时期成书,儿童学懂自己和亲朋戚友的姓氏,便可以懂得写和读了。

 

关于历史知识方面的蒙书,有《史学提要》、《五字鉴》、《历代蒙求》、《四字鉴略》等。《史学提要》是宋代遗民黄继善所撰,以编年方法记述上古至宋末的重要人物及事件。《五字鉴》成书于明代,内容除正史之外,还吸纳一些神话、传说。《历代蒙求》是宋末元初陈栎所编,以四字韵形式敍述中国历代开国和亡国之君。《四字鉴略》是清代王仕云所撰,内容以记述历史人物的事迹为主,四字一句,易记易诵。

 

学习典故的蒙书以《蒙求》最为著名。这书由唐代李瀚撰写,内容是介绍五百多个典故,涉及名人轶事;经、史、子、集的知识。这书风行天下,并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更引致出现大批以“蒙求”命名的著作,形成“蒙求体”——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的韵语读本,可分为历史、掌故、常识三类。当中较著名的是由南宋方逢辰所撰的《名物蒙求》,全书主旨在于强调圣贤儒士的重要及其处世理念,内容全面,有如一本百科小辞典,采用四言韵语,通畅易懂。

 

品德教育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古代蒙学课本中,培养学生品德涵养的有《名贤集》、《增广贤文》、《小儿语》等。《名贤集》内容不乏精警名句,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书在道德修养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增广贤文》的内容主要采自民间谚语和俗语,也有出自经、史、子、集和古诗文。有格言、警句或联语等形式,句子对仗押韵,容易朗读。《小儿语》在明代成书,是采用通俗语言写成的新童谣,针对儿童在处世、劝善、修身、齐家等方面的一些规范。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弟子职》可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校规,原为《管子》中的一篇,后被朱熹编入《仪礼经传通解》,自此成为重要的蒙学教材。《弟子职》共有九则,但在现今来说,内容显得有些奴役性质,甚至有错误,绝对不能不加思考便采用。清代学者李毓秀编的《弟子规》是广泛流传的学规,以三字一句写成,通俗易懂。内容主要是教导儿童处世、自我修养、人际关系及读书学习的规范。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8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