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123phn003_01
山东省一小学校内举办诵读《千字文》活动(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2123phn003_01

蒙学的起步是教儿童认字、写字和读书。这方面的课本,以现存《急就篇》为最早,在此之前的同类教材已佚失。《千字文》是识字效率最高的蒙学读本,还有收录各个姓氏的《百家姓》,都是儿童识字的启蒙读物。

 

东汉班固撰《汉书》,其《艺文志》中收有小学十家,“小学”也就是蒙学。西周时,宣王太史所作的《史籀篇》,是最早见于著录的蒙学教材。到了秦代,李斯作《仓颉篇》,后来与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在汉初合为一书。此外,又有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所作的《凡将篇》。这些都是古老的识字课本,其后皆已亡佚。

 

《急就篇》非临急抱佛脚

《急就篇》又名《急就章》,成书于西汉晚期。由开首“急就奇觚与众异”至“长乐无极老复丁”,共2016字,是汉元帝时曾任黄门令的史游所作。尾段由“齐国给献素缯帛”至“汉土兴隆中国康”,共128字,是东汉人所补,全篇合共2144字。篇中以三言、四言、七言为一句,这是汉代蒙书的特色。书中的内容包括姓氏、衣着、农艺、器具、自然、人事等,内容广泛,基本上涵盖汉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兼及律法、地理等知识,非常实用。唐代经学家颜师古为《急就篇》作注,并勉励学生认真学好此书,宋代学者王应麟作补注,成为最通行的注本。

202123phn004_01
清代《急就篇》版本,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3phn004_01

一千字阐述处世之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几句是《千字文》的名句。传说南朝梁武帝为了教诸王学习书法,在晋代王羲之书法中拓一千字,令周兴嗣编纂成文,传闻周兴嗣于一夜之间编成《千字文》,但头发都白了。《千字文》全文共1000字,当中只有“洁”字,以正体“潔”和异体“絜”的形式出现过两次,其余的字都没有重复。每句四个字,两句之间互相对仗,隔句用韵,以此教晓识字的效率很高。

bulb

周兴嗣

周兴嗣(?-公元521年),南朝梁武帝时期官至给事中佐撰国史。其人博通记传,善属文章,著有《梁皇帝实录》等,以“实录”名书是由他开始的。

《千字文》所述的内容,包括天文、地理、修身、治家、历史等,其中有很多典故,成为后世常用的成语。如“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上下和睦,夫唱妇随”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由于是据字构文,不能随意发挥,句子比较典雅,无法像《三字经》那样通俗流畅。对于接受现代教育的人来说,全篇成诵有一定难度。

 

《千字文》除了作为启蒙教材之外,在古代也普遍用作排列顺序的编号,例如科举考场用来编排号房,“天字第一号”即是以“天”字为编号的第一个号房。近代著名史学家陈垣,散步时边走边背诵《千字文》,每念一字就行一步,念完一遍《千字文》就走了一千步。

202123phn005_01
宋徽宗(赵佶)书《千字文》(局部)。(图片提供:FOTOE)
202123phn005_01

透过姓氏学伦理

北宋时编成的《百家姓》,著者佚名。全篇均以姓氏用字编排而成,四字一句,隔句用韵,简短易记。姓氏下都注有“郡望”,即该姓氏最早的发源地与封地,以及最早的名门大族。在古代儿童启蒙教育上,《百家姓》起过很大作用,儿童对自己和亲朋戚友的姓氏,学了之后就懂得写和读。

 

宋朝编成的《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两句开头,将“赵”姓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宋代皇帝姓赵,其次是“钱”姓,这姓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是南唐国王李氏。若以“司徒司空,百家姓终”作结的版本,共收录单姓408个,复姓32个。因宋朝的《百家姓》有不同版本,所收录的姓氏数目略有出入。通行本以“第五言福,百家姓终”结篇,收录单姓444个、复姓60个。明清时期,《百家姓》亦有多种改编本,《皇明千家姓》的编排以“朱”姓居首,清代康熙时编《御制百家姓》,则以“孔”姓居首,但各种改编本都未能取代原先的《百家姓》旧本。中国传统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和变迁,从《百家姓》的流传及其改编可以反映出来。

202123phn006_01
宋代百家姓全文,河南漯河姓氏文化博物馆。(图片提供:尤亚辉/FOTOE)
202123phn006_01

《三字经》最广泛流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些都是《三字经》的名句。《三字经》是古代最受欢迎的蒙学课本,近年仍广泛作为儿童读物,内容主要是历代重教勤学的故事,勉励儿童刻苦学习。此外,还宣扬传统伦理道德,介绍科举经典常识,概述中国历史发展,有“袖里通鉴”之誉。

bulb

通鉴

《通鉴》指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阐述历代兴衰的编年体史书。

世传《三字经》是南宋王应麟所撰,一说作者是宋代区适子,但据内容看来,似是宋、元间的人士原著,后经明、清学者增补而成。清代初年的本子,有1140字,三字一句,全文押韵,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文句不事藻饰,重在讲述义理,启廸知识,使幼童容易诵读。

 

历来《三字经》流传广泛,一直至清末民初。版本也有不少,例如元、明以后,有多种改编和新编的《三字经》,但都未能广为传播。太平天国时期,亦编有名为《三字经》的儿童识字课本。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章太炎编撰《重订三字经》,在原书基础上增订新的内容,作为近代推行启蒙教育之用。

202123phn007_01
《三字经》插图(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23phn007_01

延伸阅读:

1. 杨月英注《急就篇》,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2. 马全亮译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

3. 区志坚导读、李逸安译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香港:中华书局,2016年。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8月2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