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114phn024_01
浙江宁波慈城校士馆二堂的同考官、监考、提调等官员蜡像。(图片提供:大料/FOTOE)
202114phn024_01

清初翰林院常有废置,顺治十二年(1655年)翰林院合并于内三院,到顺治十五年(1658年)翰林院独立出来,顺治十八年(1661年)翰林院又重新合并于内三院,直到康熙九年(1670年)以后,翰林院机构才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末。自明代内阁出现后,翰林院的地位已不断下降,到了清代,南书房、军机处相继建立,翰林院的政治地位更进一步衰落,翰林学士不再参与机密大事,主要职务是修史编书、掌文词翰墨、充当皇子师傅、科举考官等等。随着清朝灭亡(1911年),存续了千年的翰林院也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代翰林的选拔

清代在翰林人选的资格上继承明代的规定,入院者基本都是进士出身。读书人要历经重重关卡,从乡试、会试中脱颖而出,一甲三名才能直接授翰林官,第一名为修撰,二三名授编修,二三甲则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等。庶吉士于庶常馆学习,教习三年期满,再奏请御试,此曰“散馆”,再根据“散馆”考试成绩的优劣,来决定成为翰林官或外放为州县官。翰林授官在当时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因为是由皇帝“钦点”,皇帝会在考试名单上圈点成绩优异者,因此翰林授官也被称为“点翰林”。

202114phn025_01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门额,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图片提供:刘朔/FOTOE)
202114phn025_01

清代对于翰林官的选拔资格是非常严格的,有的时候,即使是一甲三名也有可能散馆后外放,不能留在翰林院,如果不是进士出身却能跻身翰林,即使才华横溢,也会遭受冷遇和排挤,这一点也与明朝相同。即使成为翰林官,也要面对严格的考核,有定期考核,还有临时考试,每隔数年还会有“大考”。定期考核又称为“京查”,因为翰林官属京官,三年考核一次。“大考”对翰林十分重要,其成绩直接影响翰林的去留升降。所以清代的翰林虽然职务看似清闲,但为了考核,也不敢荒废读书。

 

皇权与清代翰林院

清代南书房、军机处相继建立,进一步压制了翰林院的政治地位。康熙皇帝为巩固自己的君王地位和权力,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外设立了南书房,以此削弱贵族权力。进入南书房者被称为“南书房行走”,帮助皇帝处理军政机要事务。如同翰林院与内阁的关系,所谓“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与南书房的关系亦是如此,“南书房非翰林不能行走”。

 

康熙对南书房的翰林十分信任,除政治事务外,也常召南书房的翰林探讨学问,通过他们了解宫外民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八月,京师发生地震,几日后康熙询问翰林张英,近日京城内外老百姓的屋舍是否已经处理好?张英回答屋舍已经整理完,但听说通州有一受灾之地,许多人被压死,有亲属的已经各自掩埋好,但是有一些无亲无识者,还无人掩埋,日久腐坏,秽气远闻,虽然现在是秋天,但天气炎热,他担心“秽气薰蒸人民,露处者不免沾染疾病”,希望皇上传谕地方官速加掩埋。康熙听后立刻指示,“所奏极是,已传部速行。”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可见南书房翰林在为皇帝提供资讯的过程中,也会对皇帝的决策施加影响。

 

但随着康熙去世,以及出现军机处,南书房的地位日益边缘化,成为“深柳读书堂”。雍正七年(1729年),始设“军需房”,后改称军机处。军机处原是内阁分局,雍正年间从内阁分出军机处,直接取代了南书房的地位,内阁权力也随之移至军机处。军机处设官为两种,一是军机大臣,二是军机章京。军机处的功能也分为两种,一是承办谕旨,二是为皇帝提供咨询,也因如此,军机处的门禁相当森严。

202114phn026_01
北京紫禁城军机处内景(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202114phn026_01

虽然清代翰林院无实际权力,但仍然被视为储才之所,重臣宰辅大都从翰林院出身。随着清朝灭亡,翰林制度也随之消失。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7月1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