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202114phn024_01
浙江寧波慈城校士館二堂的同考官、監考、提調等官員蠟像。(圖片提供:大料/FOTOE)
202114phn024_01

清初翰林院常有廢置,順治十二年(1655年)翰林院合併於內三院,到順治十五年(1658年)翰林院獨立出來,順治十八年(1661年)翰林院又重新合併於內三院,直到康熙九年(1670年)以後,翰林院機構才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清末。自明代內閣出現後,翰林院的地位已不斷下降,到了清代,南書房、軍機處相繼建立,翰林院的政治地位更進一步衰落,翰林學士不再參與機密大事,主要職務是修史編書、掌文詞翰墨、充當皇子師傅、科舉考官等等。隨着清朝滅亡(1911年),存續了千年的翰林院也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清代翰林的選拔

清代在翰林人選的資格上繼承明代的規定,入院者基本都是進士出身。讀書人要歷經重重關卡,從鄉試、會試中脫穎而出,一甲三名才能直接授翰林官,第一名為修撰,二三名授編修,二三甲則成為翰林院庶吉士等。庶吉士於庶常館學習,教習三年期滿,再奏請御試,此曰「散館」,再根據「散館」考試成績的優劣,來決定成為翰林官或外放為州縣官。翰林授官在當時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因為是由皇帝「欽點」,皇帝會在考試名單上圈點成績優異者,因此翰林授官也被稱為「點翰林」。

202114phn025_01
「欽點翰林院庶吉士」門額,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江南貢院)。(圖片提供:劉朔/FOTOE)
202114phn025_01

清代對於翰林官的選拔資格是非常嚴格的,有的時候,即使是一甲三名也有可能散館後外放,不能留在翰林院,如果不是進士出身卻能躋身翰林,即使才華橫溢,也會遭受冷遇和排擠,這一點也與明朝相同。即使成為翰林官,也要面對嚴格的考核,有定期考核,還有臨時考試,每隔數年還會有「大考」。定期考核又稱為「京查」,因為翰林官屬京官,三年考核一次。「大考」對翰林十分重要,其成績直接影響翰林的去留升降。所以清代的翰林雖然職務看似清閒,但為了考核,也不敢荒廢讀書。

 

皇權與清代翰林院

清代南書房、軍機處相繼建立,進一步壓制了翰林院的政治地位。康熙皇帝為鞏固自己的君王地位和權力,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之外設立了南書房,以此削弱貴族權力。進入南書房者被稱為「南書房行走」,幫助皇帝處理軍政機要事務。如同翰林院與內閣的關係,所謂「非翰林不入內閣」,翰林院與南書房的關係亦是如此,「南書房非翰林不能行走」。

 

康熙對南書房的翰林十分信任,除政治事務外,也常召南書房的翰林探討學問,通過他們了解宮外民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八月,京師發生地震,幾日後康熙詢問翰林張英,近日京城內外老百姓的屋舍是否已經處理好?張英回答屋舍已經整理完,但聽說通州有一受災之地,許多人被壓死,有親屬的已經各自掩埋好,但是有一些無親無識者,還無人掩埋,日久腐壞,穢氣遠聞,雖然現在是秋天,但天氣炎熱,他擔心「穢氣薰蒸人民,露處者不免沾染疾病」,希望皇上傳諭地方官速加掩埋。康熙聽後立刻指示,「所奏極是,已傳部速行。」此類例子不勝枚舉,可見南書房翰林在為皇帝提供資訊的過程中,也會對皇帝的決策施加影響。

 

但隨着康熙去世,以及出現軍機處,南書房的地位日益邊緣化,成為「深柳讀書堂」。雍正七年(1729年),始設「軍需房」,後改稱軍機處。軍機處原是內閣分局,雍正年間從內閣分出軍機處,直接取代了南書房的地位,內閣權力也隨之移至軍機處。軍機處設官為兩種,一是軍機大臣,二是軍機章京。軍機處的功能也分為兩種,一是承辦諭旨,二是為皇帝提供諮詢,也因如此,軍機處的門禁相當森嚴。

202114phn026_01
北京紫禁城軍機處內景(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14phn026_01

雖然清代翰林院無實際權力,但仍然被視為儲才之所,重臣宰輔大都從翰林院出身。隨着清朝滅亡,翰林制度也隨之消失。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7-11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