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翰林是中国真正的天之骄子

202114phn001_01
《帝鉴图说》彩绘插画,描绘宋仁宗召见翰林学士张方平询问政事的情景。(图片提供:缘紫舞/FOTOE)
202114phn001_01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置,并由此形成一整套翰林选拔及职责制度。历朝历代,翰林学士一直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也是文翰荟萃所在,集中了士人中的精英。在很长时间里,翰林学士得以进入最高权力中心,参与机务,议政论事,对古代国家的政治、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翰林学士代皇帝立言,起草诏书,直接服务的对象是皇帝。由于诏书事关皇家颜面,朝野关注,皇帝在审阅诏书后,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翰林学士有封还词头的权力,即拒绝起草诏书。翰林与皇帝的互动关系,在起草诏书这一环节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翰林学士的职能,决定了其职业要求:保密意识强,才思敏捷,博学多识。翰林学士地位清贵,但经济状况普遍较差,清代甚至有“穷翰林”的说法。翰林学士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俸禄、润笔费、皇帝赏赐,清代翰林还有一笔放差收入。

 

唐代学士院是在禁中起草诏令的机要部门。学士院的翰林学士,接近皇帝,地位尊贵,有非常令人称道的政治作为。他们的政治作为表现在:反对宦官专权,拥护皇权;负责起草重要诏令;觉得皇帝的命令不合理时可拒绝起草诏书。

 

唐代设置有翰林待诏这一使职,担任者以琴、棋、书、画、僧、道、阴阳、天文、医术、文词等技艺服务于宫廷,也就是陪同皇帝娱乐。翰林待诏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人瞩目的是词学待诏,唐代诗歌极盛,上到皇帝,下到平民,均爱诗、写诗,唐朝很多皇帝都有很好的文学才华和文学鉴赏力。词学待诏是一批文学才华杰出的诗人,在翰林中地位甚高。

 

宋代翰林学士的主要任务是起草制诰。制诰文书是涉及国家重大事务的档案,高度机密,因此起草制诰流程非常严谨。宋代翰林学士起草制诰,主要流程有宿直、接旨、锁院草制、皇帝审阅、宣麻等。他们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还兼任其他临时性质工作,主要有担任主考官、参加外交活动、编修书籍等。

 

元代翰林制度的一大特色是翰林国史院和蒙古翰林院的并置,蒙古翰林院的主要职能是翻译润色翰林国史院起草的诏书,以便皇帝和蒙古贵族阅读。元代翰林国史院的职能,主要有三方面:纂修国史,典制诰,备顾问。

 

明初的翰林院基本继承了元代的体制,在政治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永乐之后,内阁出现,取代了翰林院的地位。翰林院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内阁阁臣十有八九多出自翰林院,由此也引发了翰林院制度的变化,最突出的莫过于翰林官人选的资格:非进士出身不能进入翰林院,而且即使是进士,除一甲三名外也不能直接进入翰林。翰林院成为输送内阁高级官员的平台,是储才、养才之地。

 

清初翰林院常有废置,直到康熙九年(1670年)以后,翰林院机构才固定下来,但南书房、军机处相继建立,翰林院的政治地位进一步衰落。随着清朝灭亡(1911年),存续了千年的翰林院也终落幕。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8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