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伴君如虎—君臣如何相安无事

202121phn024_01
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祠庙——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图片提供:黄金国/FOTOE)
202121phn024_01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及君臣观念。孔子认为臣子是否事奉君主,取决于君臣的治国理念是否有共识。当君主的施政出现偏差时,臣子应该予以纠正。正如他所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君臣的关系,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所不同。

 

周代实行封建制度,君臣关系是相对的。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卿大夫,而诸侯和卿大夫又以士为僚属。相对周天子来说,诸侯是臣,而相对卿大夫来说,诸侯就是君。《左传‧昭公七年》记载:“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指的就是这种相对的主从关系。

 

根据西周初期的金文资料,周天子可以对诸侯和卿大夫的僚属直接委任、命令和赏赐。到了西周中期之后,对僚属的支配权便渐渐转移到诸侯和卿大夫手中。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诸侯、卿大夫与自己的僚属之间形成了更紧密的主从关系。当时要求臣子“事君不二” ,要对君主从一而终,不得转投新主;如果君主被杀,臣子必须讨伐逆贼,或以死相殉,否则便被视作同谋或不忠。

 

到了春秋时代,周天子的统治权威逐渐下降,诸侯割据。各国君主为了扩张势力,在不同的封国和宗族之间招揽士人,作为自己的僚属。由于士的参政机会增加,因此他们在政坛上的地位及流动机会也相应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君臣的关系也变得较为独立。孔子的君臣观念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后来,孟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表示臣子在维护道义的前提下,可纠正君主的过失,甚至可推翻其政权。后来荀子亦强调“从道不从君”,主张臣子在暴政之下可以抗命、夺权,这都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法家思想的主导者韩非却提出截然不同的主张,他表示臣子应该绝对服从君主,一切都应以君主的利益为依归。他认为尧舜禅让、商汤讨桀、武王伐纣,都是非法的篡弑行为,违反君臣之义。秦王嬴政十分认同韩非的主张,当他统一天下后,以法家的政治思想作主导,为自己建立了绝对的君权。他自称始皇,废除谥号,为的是杜绝臣子议论君主的机会。

 

秦代以后,绝对的君权为统治者所乐用。汉代的儒者因应这种现实,确立了“君为臣纲”的伦理规范,界定了君臣的主从关系。唐太宗亦奉行君权至高无上的制度,他曾说:“劳役则易使”,视人民为工具,对于魏征、房玄龄等臣子的谏言,往往作出“少管闲事”、“谁敢复言”等驳斥。宋代时期,儒者把君臣之义归于天理的彰显,明代的学者又视为良知的展现。

 

整体而言,古代君臣关系的发展趋势是君尊臣卑。唐代官员御前议政时尚有坐席,而宋代君主对臣子赐坐就变成一种特殊的恩宠。到了明代,臣子必须跪对,而遭受君主的呵责、廷杖,更是屡见不鲜。至于清代的官员,即使是平素朝会或晋见,都要对君主三跪九叩,自称奴才。

202121phn025_01
奚王跪拜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蜡像,辽中京遗址博物馆。(图片提供:聂鸣/FOTOE)
202121phn025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4月1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