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伴君如虎—君臣如何相安無事

202121phn024_01
中國唯一君臣合祀祠廟——三國聖地成都武侯祠。(圖片提供:黃金國/FOTOE)
202121phn024_01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倫理及君臣觀念。孔子認為臣子是否事奉君主,取決於君臣的治國理念是否有共識。當君主的施政出現偏差時,臣子應該予以糾正。正如他所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君臣的關係,在歷朝歷代中都有所不同。

 

周代實行封建制度,君臣關係是相對的。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再分封卿大夫,而諸侯和卿大夫又以士為僚屬。相對周天子來說,諸侯是臣,而相對卿大夫來說,諸侯就是君。《左傳‧昭公七年》記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指的就是這種相對的主從關係。

 

根據西周初期的金文資料,周天子可以對諸侯和卿大夫的僚屬直接委任、命令和賞賜。到了西周中期之後,對僚屬的支配權便漸漸轉移到諸侯和卿大夫手中。這種現象可以說明,諸侯、卿大夫與自己的僚屬之間形成了更緊密的主從關係。當時要求臣子「事君不二」 ,要對君主從一而終,不得轉投新主;如果君主被殺,臣子必須討伐逆賊,或以死相殉,否則便被視作同謀或不忠。

 

到了春秋時代,周天子的統治權威逐漸下降,諸侯割據。各國君主為了擴張勢力,在不同的封國和宗族之間招攬士人,作為自己的僚屬。由於士的參政機會增加,因此他們在政壇上的地位及流動機會也相應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君臣的關係也變得較為獨立。孔子的君臣觀念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後來,孟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 表示臣子在維護道義的前提下,可糾正君主的過失,甚至可推翻其政權。後來荀子亦強調「從道不從君」,主張臣子在暴政之下可以抗命、奪權,這都是對孔孟思想的繼承和發揮。

 

法家思想的主導者韓非卻提出截然不同的主張,他表示臣子應該絕對服從君主,一切都應以君主的利益為依歸。他認為堯舜禪讓、商湯討桀、武王伐紂,都是非法的篡弒行為,違反君臣之義。秦王嬴政十分認同韓非的主張,當他統一天下後,以法家的政治思想作主導,為自己建立了絕對的君權。他自稱始皇,廢除諡號,為的是杜絕臣子議論君主的機會。

 

秦代以後,絕對的君權為統治者所樂用。漢代的儒者因應這種現實,確立了「君為臣綱」的倫理規範,界定了君臣的主從關係。唐太宗亦奉行君權至高無上的制度,他曾說:「勞役則易使」,視人民為工具,對於魏徵、房玄齡等臣子的諫言,往往作出「少管閒事」、「誰敢復言」等駁斥。宋代時期,儒者把君臣之義歸於天理的彰顯,明代的學者又視為良知的展現。

 

整體而言,古代君臣關係的發展趨勢是君尊臣卑。唐代官員御前議政時尚有坐席,而宋代君主對臣子賜坐就變成一種特殊的恩寵。到了明代,臣子必須跪對,而遭受君主的呵責、廷杖,更是屢見不鮮。至於清代的官員,即使是平素朝會或晉見,都要對君主三跪九叩,自稱奴才。

202121phn025_01
奚王跪拜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蠟像,遼中京遺址博物館。(圖片提供:聶鳴/FOTOE)
202121phn025_01
Author:
Last updated:
2022-04-19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