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今如何评价范仲淹?

202116phn025_01
河南伊川县范仲淹墓前的雕像(图片提供:王豫明/FOTOE)
202116phn025_01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看法涉及到时代思潮、政治风向、社会习气的问题,也和个人的学识、观念、信仰、立场等个别因素有关。古今对于范仲淹的看法或评价,既有全面概括性的,有就某方面提出的,这里仅仅介绍其中一些主要的看法。

 

《宋史》论范仲淹的特色

《宋史》为元朝末年所修纂,其根据是宋朝史馆所留下的《实录》等材料。《宋史》范仲淹传评价:其个性是“外刚内和”、孝顺节俭、好施、爱士。他设置义庄,任官之地多为他立生祠以念其恩德。又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这是最为关键之处。指他常评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政治前途,不惜冒犯皇帝及得罪大臣高官,刺激士大夫的志节风气,他在改变政风士气上是开创者。因循苟且,不敢直言犯谏,是自宋朝建国到当时的官僚风气,就时代而言他的激励意义非凡。《宋史》的说法也每为后世所论及,并常引为对范仲淹的看法,同时用来标榜激励士气。

202116phn026_01
山东青州范公亭,因当地百姓感念范仲淹知青州的惠政而得名。(图片提供:马岗/FOTOE)
202116phn026_01

近古以来对范仲淹的看法

与范仲淹共同致力于新政的韩琦,说他是“忠正大贤,天下属望”,强调范仲淹忠心正直,为天下的表率,他的忠心为国以庆历新政为最佳表现,而士大夫们当以之为模范。这正是儒家君臣关系所强调的,而且要致力于实践,不以高官权力为追求,能道济天下溺则行,不能行道则不恋栈而去。

 

朱熹也强调范仲淹为宋朝树立忠义风气,又说他激励廉耻,振作士风,这和《宋史》所论相同。朱熹甚至概括范仲淹是天地间气汇聚出的第一流人物。

 

又有大儒吕中说宋朝人物以仲淹第一,其所学以忠孝为本;其所志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有所为必尽心尽力(此指行新政)。对于为何评范仲淹为第一人物,他指出重点在于实践儒学根本所在的忠孝,以及高尚人格的忧乐心志,行道的勇于投入。

 

金末元初的名士元好问,他以历史角度说,范仲淹为官前是名士,任地方官时为能吏,在边境时为名将,在中央朝廷时为大臣贤相;他的才量和忠正都齐备于一身,于千百年间实属罕见,不只当作时代名臣而已。

 

到《宋元学案》时,除说范仲淹与宋学的渊源外,主要看重他兴学教育,以及尊立师道这两方面。近代以来的看法可说是多围绕古人的看法再作细密的研讨,如强调师道运动时范仲淹的特色,宋学开启的先声,扭转宋代风气,学术思想,创立义庄,科举改革,抗御西夏,庆历新政,品格德性,历史事迹等等,当然层面日广,角度渐多,论述精到,使我们能较全面的综合通观。

202116phn027_01
范仲淹书法《道服赞》(图片提供:西页/FOTOE)
202116phn027_01

西方的看法

西方对范仲淹的论著,稍早不过是放在历史中看与中国或宋朝帝制权力关系而论,或认为他是改革失败的政治家,或说为理想型的儒家官僚。近来探讨有较新的角度,注意到士人及社会责任方面,包括颇多关注范氏义庄,但分析、解释似乎和宋代文化、社会及义理之学有些距离。在经世思想方面有政治(包括庆历新政)、教育,所作论述都较为视野宽广些。对于抗御西夏、科举改革、先忧后乐的精神,文学和文风、学术思想等方面则论及甚少。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3月3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