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范氏义庄如何成就儒学实践?

202116phn020_01
湖南省博物馆墙上的浮雕《范仲淹》(图片提供:杨兴斌/FOTOE)
202116phn020_01

儒学是阐释、研究儒家思想的学术,表现的形式多着重于论述著作方面,往往却忽略了德行的实践。为了实践儒学的德行,范仲淹创办“范氏义庄”,承载了他救济底层贫苦人民、齐家治国的社会理想。

 

创办义庄

义庄意指共用共享的庄园和田产,主要是和宗族共享,赒赡族人生活为目的。这类的事情在历史上不乏所见,通常是以私财散施给家族、宗族,具有轻财好施、救济、睦族等意义,也有着仁义之心,都是重胸怀和德行的实践。司马迁《史记》里记载春秋时的范蠡,因经商致富,但能分财给贫困交疏的族人,故说他是富人而“好行其德”,这种赒赡族人的行为正是儒家的仁义之心。范仲淹有诗作〈题翠峰院〉,说范蠡是“吾祖”,又向慕这种“千载家风应未坠”,相信他以此自励来创辨义庄。

 

1049年,范仲淹六十一岁,调任杭州知州,次子纯仁考中进士。范仲淹回苏州乡里,以积蓄购买良田千亩,供宗族作为义田,以其经济收入作开销赡养费用,来济养族人,并得到胞兄仲温、次子纯仁的协助,负责规划及管理。此外,设立义宅,供贫者落户,族人聚居,并设置义学,以教导宗族子弟,其礼堂名为“清白”,教室分“知本”、“敬身”二斋,见命名可知其意涵,除知识传习外,还注重生活品德教育。义庄像是种社会团体,肩负着社会责任的活动。在这之前范仲淹曾供米给不易生活的亲属,另外如韩琦夫妇也曾赡养救济亲族,这种宗族意识是儒家思想,也是当时受重视的风气。

202116phn021_01
民国时范氏义庄前竖立的“先忧后乐”牌楼(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202116phn021_01

义庄规矩

义庄创办的第二年,范仲淹颁布了管理规则十三条,包括赡养的项目:有糇粮(干粮)每日每口一升白米,冬衣每口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各半匹。婚丧项目:嫁女给钱三十贯,再嫁则给二十贯,娶妇给钱二十贯,再娶不支钱,由此看是不反对再嫁,但不赞成再娶(多妻)。丧葬分长幼支钱而有别,如尊长有丧,先支十贯,至葬时又支十五贯,卑幼十九岁以下,丧葬通支七贯等等。特殊项目:如是官吏因等空缺、丁忧、任远地官者,或其他故而留家中,依例给米、绢、吉、凶钱数。乡里、外姻、亲戚因贫窘又逢急难、饥荒不能度日者,可商量济助。其他又有规定,如按月请米不得预请或跨月支请,掌管人不得循私,须按实口数登录。米粮自后每年丰收时需留存二年之粮;若遇凶荒年则只给米,其余一切不支给;二年粮外还有余,则先支丧葬后给婚嫁等等。

 

义庄规矩主要在规定赡养宗族的条目、对象和方法,其他并无强制性,若遇族人不守规、营私利时则束手无策,于是范纯仁就上奏给英宗皇帝,要求族中子弟有违犯规矩,许吿官受理,朝廷应允所请,始能约束族人守规,维持办义庄的初衷善意。

 

义庄的意义

范仲淹办义庄想必是因他有幼年孤苦的经历,所以心中有此志愿,另外又在应天书院感染到戚同文的遗风人格,加上儒学本重敬宗收族的观念。这种出于仁孝思想而来,由亲亲仁民爱物以实现的公义,凸显出范仲淹是儒学的实践者。从政与社会事业本不抵触,传统上有志的士大夫总想能得君行道,希望道济天下,不暇投入具体的社会事业之中。但当得君行道未成,理想不能实现,再以余力转往社会事业,仍是儒学笃行的本意。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3月3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