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元世祖忽必烈是儒学爱好者?

声音导航

 

202105phn021_01
元世祖忽必烈蜡像,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蜡像馆藏品(图片提供:聂鸣/FOTOE)
202105phn021_01

儒教大宗师

1252年,元代名士张德辉和元好问北上见忽必烈,当时忽必烈受宪宗命驻于内蒙,总领漠南汉地军国事,直接掌握了汉地的治理大权。张、元二人本着过去儒士争取蒙古大汗及亲贵的作法,奉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忽必烈也有意结交儒士为他服务,遂慨然允诺,成为儒教的保护者。张德辉在此前的1247年已去和林都城见过忽必烈,他宣扬孔子圣人之道,并说若能行圣人之道也就是圣人了,鼓励忽必烈作为当今圣人,又在和林举行祭孔礼,这是继王鹗之后再次在蒙古都城举行的儒家大礼。忽必烈又问他说:是否辽朝因信奉佛教而导致毁废,金朝则因尊崇儒术以至于衰亡?他的回答是:辽朝的情形并不清楚,但金朝决非如此,其败亡另有原因,不是儒臣的责任。忽必烈的疑惑因之而解。

 

儒学人才的集结

蒙古攻金到金亡后,华北儒士或在蒙古、汉人统领的区域任官,或者在民间教学、生活。攻宋开始又有南方儒士加入,但都散处在各地、各单位中,没有形成集中的结合。蒙古的征服,较倾向于用各种人才作为统治的需要,似乎并不期望他们作为国家的规划师,或者军国大政的执行者。对待儒士看作为技术官僚、顾问,甚至是萨满,而忽必烈则稍作了修改及补充。金亡后的七八年,忽必烈亲自接触到几位儒士,如精于医学的许国桢、翻译并教学儒家经典的赵璧、博学如萨满的刘秉忠,旧有的侍卫如董文用等,他们都乘机讲述儒学的道理,加上1244年,金末状元王鹗受聘见忽必烈,他讲解《孝经》、《尚书》、《周易》及齐家治国、古今事变等,又请忽必烈举办祭孔大典,这些都鼓舞了忽必烈的雄心壮志,开始集结天下人才。

 

忽必烈的企图心给儒士们带来新希望,似乎成为众望所归之处,如张德辉和元好问二人的行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儒士们相互推荐、援引,使地方汉人势力及其内的儒士,都渐渐集结在忽必烈的旗帜之下,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分子团体,以及他拥有的武装势力。在其中也有少数北族人士,如忽必烈称为“贤人”的木华黎国王后代乃燕,忽必烈称为“廉孟子”的西域人廉希宪,他们多是倾向汉化之人。

202105phn022_01
江苏南京夫子庙举行的祭孔大典(图片提供:刘建华/FOTOE)
202105phn022_01

忽必烈的文化态度

忽必烈得到蒙古、西域和汉人集团的大力支持而取获皇位,汉人自然应受到重用,随着实行中国制度的汉法,以及儒学也应得到施行和发展。但自成吉思汗以来,概括为南、北二元化的制度与文化始终存在,当时是以北方为主,南方接触极少。到太宗窝阔台征服华北,南方的中国文化骤然加重。与时推移,当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中国,而由北族来治理全中国,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时代。在忽必烈之前累积的经验恐怕还是被承继下来,只不过层面更广,内容更为丰富,可说仍是二元化杂糅的原则与样貌,呈现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多样复合体。尤其是对南方的中国文化,采用许多典章制度,传统的礼仪教化,又尊崇理学,使北族人士学习儒学教育等,看来是颇为汉化的。北方的文化在礼仪、制度各方面同样有相当的保留,至于在权势、利益上,更是采蒙古至上主义。元代末年有儒士说元朝基本上是“内北国而外中国”,由这话可见一斑。忽必烈参酌前几位帝王的治国方式,整理旧法及制定新法,完成治理中国的模式,为后代所遵循。这背后都有着他的文化态度,那就是兼容并蓄、二元杂糅,各从本俗。

202105phn023_01
元朝在治国方面是采蒙古至上主义(图片提供:肖殿昌/FOTOE)
202105phn023_01

儒学的场域

对于儒学的发展具有功能的“地方”就是它的场域,主要是制度方面的作用。例如元代对儒士经过考选后定为“儒户”户计,这制度初起于太宗戊戌年(1238年)的考选儒士,是耶律楚材建议保护士人的措施,可免赋役、签军,但此后并未贯彻。到忽必烈时重作考选而确立了十一万户,但不是说所有儒士都在其中。儒户唯一的义务是以公费入学,准备为地方考送供官府出任吏员,等于是让读书人家去学校读书,作为低层公务员的储备所。他们虽只要求较浅的儒学,但另外还可以考选为各级学校教师,参加科举等,多少也是人才的培养。传说中的“九儒十丐”,并非事实,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当于僧、道人,除贵族、官僚外,地位较一般军、民户要高,算是颇受优待。

 

忽必烈曾问说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有人回答说他是天的“怯里马赤”(通事,翻译者),就是翻译天道的人,忽必烈深以为然。他透过翻译由许多儒士讲解四书、经、史等对中国文化的儒学有一定的认知,建立中央及地方祭孔崇儒制度,在中央设立国学,教育贵族子弟,地方设儒学学校,以及专门督管学校的机构,还有相关的翰林、国史、集贤、礼仪等中央机构等,这些都推进了儒学的发展和功能。忽必烈尊孔崇儒政策延续下来到元末,继他皇位的元成宗仍是要全国崇奉孔子,完备各地庙学(儒学),接继的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奉尊孔子地位至最高的竟是蒙古的大汗,这真令人注目;大家是否又觉得意外?

202105phn024_01
《至圣先贤半身像册》内的孔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图片提供:宝盖头/FOTOE)
202105phn024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