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范氏義莊如何成就儒學實踐?

202116phn020_01
湖南省博物館牆上的浮雕《范仲淹》(圖片提供:楊興斌/FOTOE)
202116phn020_01

儒學是闡釋、研究儒家思想的學術,表現的形式多着重於論述著作方面,往往卻忽略了德行的實踐。為了實踐儒學的德行,范仲淹創辦「范氏義莊」,承載了他救濟底層貧苦人民、齊家治國的社會理想。

 

創辦義莊

義莊意指共用共享的莊園和田產,主要是和宗族共享,賙贍族人生活為目的。這類的事情在歷史上不乏所見,通常是以私財散施給家族、宗族,具有輕財好施、救濟、睦族等意義,也有着仁義之心,都是重胸懷和德行的實踐。司馬遷《史記》裏記載春秋時的范蠡,因經商致富,但能分財給貧困交疏的族人,故說他是富人而「好行其德」,這種賙贍族人的行為正是儒家的仁義之心。范仲淹有詩作〈題翠峰院〉,說范蠡是「吾祖」,又嚮慕這種「千載家風應未墜」,相信他以此自勵來創辨義莊。

 

1049年,范仲淹六十一歲,調任杭州知州,次子純仁考中進士。范仲淹回蘇州鄉里,以積蓄購買良田千畝,供宗族作為義田,以其經濟收入作開銷贍養費用,來濟養族人,並得到胞兄仲溫、次子純仁的協助,負責規劃及管理。此外,設立義宅,供貧者落戶,族人聚居,並設置義學,以教導宗族子弟,其禮堂名為「清白」,教室分「知本」、「敬身」二齋,見命名可知其意涵,除知識傳習外,還注重生活品德教育。義莊像是種社會團體,肩負着社會責任的活動。在這之前范仲淹曾供米給不易生活的親屬,另外如韓琦夫婦也曾贍養救濟親族,這種宗族意識是儒家思想,也是當時受重視的風氣。

202116phn021_01
民國時范氏義莊前豎立的「先憂後樂」牌樓(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16phn021_01

義莊規矩

義莊創辦的第二年,范仲淹頒布了管理規則十三條,包括贍養的項目:有餱糧(乾糧)每日每口一升白米,冬衣每口一匹,十歲以下五歲以上,各半匹。婚喪項目:嫁女給錢三十貫,再嫁則給二十貫,娶婦給錢二十貫,再娶不支錢,由此看是不反對再嫁,但不贊成再娶(多妻)。喪葬分長幼支錢而有別,如尊長有喪,先支十貫,至葬時又支十五貫,卑幼十九歲以下,喪葬通支七貫等等。特殊項目:如是官吏因等空缺、丁憂、任遠地官者,或其他故而留家中,依例給米、絹、吉、凶錢數。鄉里、外姻、親戚因貧窘又逢急難、饑荒不能度日者,可商量濟助。其他又有規定,如按月請米不得預請或跨月支請,掌管人不得循私,須按實口數登錄。米糧自後每年豐收時需留存二年之糧;若遇凶荒年則只給米,其餘一切不支給;二年糧外還有餘,則先支喪葬後給婚嫁等等。

 

義莊規矩主要在規定贍養宗族的條目、對象和方法,其他並無強制性,若遇族人不守規、營私利時則束手無策,於是范純仁就上奏給英宗皇帝,要求族中子弟有違犯規矩,許吿官受理,朝廷應允所請,始能約束族人守規,維持辦義莊的初衷善意。

 

義莊的意義

范仲淹辦義莊想必是因他有幼年孤苦的經歷,所以心中有此志願,另外又在應天書院感染到戚同文的遺風人格,加上儒學本重敬宗收族的觀念。這種出於仁孝思想而來,由親親仁民愛物以實現的公義,凸顯出范仲淹是儒學的實踐者。從政與社會事業本不牴觸,傳統上有志的士大夫總想能得君行道,希望道濟天下,不暇投入具體的社會事業之中。但當得君行道未成,理想不能實現,再以餘力轉往社會事業,仍是儒學篤行的本意。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3月3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