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声音导航

 

202103phn003_01
春秋列国图。明代《三才图会》插画。(图片提供:宝盖头/FOTOE)
202103phn003_01

“春秋”是群雄争霸的时代,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王室势力日渐衰落,诸侯割据一方称雄。当时约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以中原的晋国、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东南方的吴国及越国,实力较为雄厚,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史学上往往将春秋霸主列为“春秋五霸”,但史学家对于谁是春秋霸主持不同意见,如荀子认为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其后有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五位霸主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基础,不断增强国力后号召天下诸侯会盟并担任盟主,在诸侯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达到称霸的目的。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则有另一说法,认为五霸应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他认为吴越双雄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树立很高威信,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并不完全涉及整个中原大地,只能算是在江南称霸,而不能说是称霸九州。另外,还有史学家认为“五霸”只是一个虚字,并不代表春秋时期只有五位霸主。

202103phn057_01
春秋盟书,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藏。(图片提供:张套周/FOTOE)
202103phn057_01

齐桓公(?-公元前 643 年)是最先建立霸业的诸侯。他姓姜,名小白,是齐僖公禄甫的第三子。齐国是大国,在当时众诸侯国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白因哥哥齐襄公残暴而与另一哥哥公子纠分别流亡别国,其后齐襄公被杀,小白与公子纠立即回国争位,公子纠的老师管仲在小白回国的路上暗杀他,但不成功,最终小白首先回到齐国,成为齐桓公。他即位第二年开始派大军讨伐鲁国,以报他流亡时受鲁国不礼貌对待。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为了成为霸主,在北杏(今山东东阿)会盟,又于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以“尊王攘夷”作为政治号召,实即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鄄(今山东省鄄城北旧城)会盟。这次会盟,齐桓公终被尊为霸主。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晚年受奸臣所惑,在诸侯间的号召力已大不如前。

 

晋文公(公元前672-前628年),他名重耳,是晋国公子,因被父亲晋献公的妃子骊姬追杀,流亡国外十九年。在这期间,重耳受尽人情冷暖,直至逃到秦国时,获秦穆公答允派大军护送他回国,才结束流亡生活,当上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当年他已年届六十二岁。晋文公即位后,整饬内政,致力民生,同时亦开展霸业。晋文公二年(公元前 635 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平定周室之乱,初露锋芒。其后,晋国与楚国在城濮开战,晋国大胜,晋文公其后在践土(现今河南原阳西南)会盟,正式确立霸主地位。

 

楚庄王(?-公元前 591 年)是楚穆王之子,他即位时不足二十岁。因年少登位,朝臣弄权,楚庄王即位初期为了隐藏实力,扮作不理朝政,终日饮酒作乐,百姓都以为他是一个昏君,其实他暗中招览贤才来辅助自己。待时机成熟,他一改过去的“昏君形象”,勤于政事,惩办为非作歹的贪官,令楚国大治,同时亦仰止霸主之位。当时晋国实力最强,楚晋双方最终在邲城大战,楚军大获全胜,为楚庄王争霸之路迈出一大步。楚庄王最终在蜀地会盟,完成称霸中原的目的。

 

阖闾(?-公元前496年)是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夫差之父。吴国虽位处东南一隅,但阖闾仍想称霸中原,而楚国是其最大对手。原为楚国臣子的伍子胥,因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为避追杀逃至吴国,为报父兄之仇而助阖闾对付楚国。阖闾在伍子胥及孙武辅助下,兵强国富。在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楚平王已死,年仅十一岁的儿子楚昭王继位,阖闾认为是时候与楚国开战,双方在柏举交战,楚军大败,楚昭王逃往别国避难,秦国出兵救楚,越国亦派兵攻吴,令阖闾不得不班师回朝。阖闾十一年(公元前504年),阖闾派太子夫差率军再次伐楚,攻克了楚国的番邑,迫使楚国迁都于鄀(今湖北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中原。

 

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年),姓姒,名勾践,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即位越国国君。越、吴两国的怨伐,战败的勾践被俘,在吴国当役仆三年。在他回国恢复国君身份后,以十年时间实行一雪前耻和成为春秋霸主的计划。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令国家强大起来。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在黄池会盟,出兵攻打吴国国都姑苏城,夫差马上班师回国,因兵疲力竭,夫差向勾践求和。勾践认为自己的实力仍未能彻底消灭吴国,所以答允和解,再静候时机攻吴。夫差败阵后意志消沉,国力大减,反观越国国势日盛。不久,勾践再次发兵攻打吴国,夫差终在公元前473年在姑苏台自杀而死。吴国灭亡后,勾践以霸主身份在舒州会盟,奠定了霸主地位。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