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聲音導航:

 

202103phn003_01
春秋列國圖。明代《三才圖會》插畫。(圖片提供:寶蓋頭/FOTOE)
202103phn003_01

「春秋」是群雄爭霸的時代,自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王室勢力日漸衰落,諸侯割據一方稱雄。當時約有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以中原的晉國、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西方的秦國、東南方的吳國及越國,實力較為雄厚,成為春秋時期的強國。

 

史學上往往將春秋霸主列為「春秋五霸」,但史學家對於誰是春秋霸主持不同意見,如荀子認為春秋時期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其後有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五位霸主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基礎,不斷增強國力後號召天下諸侯會盟並擔任盟主,在諸侯中樹立了自己的威信,進而「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達到稱霸的目的。唐代史學家司馬貞則有另一說法,認為五霸應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他認為吳越雙雄雖然在一定時期內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樹立很高威信,但是他們的活動範圍並不完全涉及整個中原大地,只能算是在江南稱霸,而不能說是稱霸九州。另外,還有史學家認為「五霸」只是一個虛字,並不代表春秋時期只有五位霸主。

202103phn057_01
春秋盟書,河南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藏。(圖片提供:張套周/FOTOE)
202103phn057_01

齊桓公(?公元前 643 年)是最先建立霸業的諸侯。他姓姜,名小白,是齊僖公祿甫的第三子。齊國是大國,在當時眾諸侯國中佔有重要地位。小白因哥哥齊襄公殘暴而與另一哥哥公子糾分別流亡別國,其後齊襄公被殺,小白與公子糾立即回國爭位,公子糾的老師管仲在小白回國的路上暗殺他,但不成功,最終小白首先回到齊國,成為齊桓公。他即位第二年開始派大軍討伐魯國,以報他流亡時受魯國不禮貌對待。齊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齊桓公為了成為霸主,在北杏(今山東東阿)會盟,又於齊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以「尊王攘夷」作為政治號召,實即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鄄(今山東省鄄城北舊城)會盟。這次會盟,齊桓公終被尊為霸主。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晚年受奸臣所惑,在諸侯間的號召力已大不如前。

 

晉文公(公元前672-前628年),他名重耳,是晉國公子,因被父親晉獻公的妃子驪姬追殺,流亡國外十九年。在這期間,重耳受盡人情冷暖,直至逃到秦國時,獲秦穆公答允派大軍護送他回國,才結束流亡生活,當上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當年他已年屆六十二歲。晉文公即位後,整飭內政,致力民生,同時亦開展霸業。晉文公二年(公元前 635 年),周王室發生內亂,晉文公平定周室之亂,初露鋒芒。其後,晉國與楚國在城濮開戰,晉國大勝,晉文公其後在踐土(現今河南原陽西南)會盟,正式確立霸主地位。

 

楚莊王(?-公元前 591 年)是楚穆王之子,他即位時不足二十歲。因年少登位,朝臣弄權,楚莊王即位初期為了隱藏實力,扮作不理朝政,終日飲酒作樂,百姓都以為他是一個昏君,其實他暗中招覽賢才來輔助自己。待時機成熟,他一改過去的「昏君形象」,勤於政事,懲辦為非作歹的貪官,令楚國大治,同時亦仰止霸主之位。當時晉國實力最強,楚晉雙方最終在邲城大戰,楚軍大獲全勝,為楚莊王爭霸之路邁出一大步。楚莊王最終在蜀地會盟,完成稱霸中原的目的。

 

闔閭(?-公元前496年)是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夫差之父。吳國雖位處東南一隅,但闔閭仍想稱霸中原,而楚國是其最大對手。原為楚國臣子的伍子胥,因父兄均被楚平王殺害,為避追殺逃至吳國,為報父兄之仇而助闔閭對付楚國。闔閭在伍子胥及孫武輔助下,兵強國富。在闔閭九年(公元前506年),楚平王已死,年僅十一歲的兒子楚昭王繼位,闔閭認為是時候與楚國開戰,雙方在柏舉交戰,楚軍大敗,楚昭王逃往別國避難,秦國出兵救楚,越國亦派兵攻吳,令闔閭不得不班師回朝。闔閭十一年(公元前504年),闔閭派太子夫差率軍再次伐楚,攻克了楚國的番邑,迫使楚國遷都於鄀(今湖北宜城東南),從此吳國威震中原。

 

越王勾踐(約公元前520-前465年),姓姒,名勾踐,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即位越國國君。越、吳兩國的怨伐,戰敗的勾踐被俘,在吳國當役僕三年。在他回國恢復國君身份後,以十年時間實行一雪前恥和成為春秋霸主的計劃。勾踐卧薪嘗膽、發奮圖強、勵精圖治、發展生產,令國家強大起來。公元前482年,勾踐趁吳王夫差北上在黃池會盟,出兵攻打吳國國都姑蘇城,夫差馬上班師回國,因兵疲力竭,夫差向勾踐求和。勾踐認為自己的實力仍未能徹底消滅吳國,所以答允和解,再靜候時機攻吳。夫差敗陣後意志消沉,國力大減,反觀越國國勢日盛。不久,勾踐再次發兵攻打吳國,夫差終在公元前473年在姑蘇台自殺而死。吳國滅亡後,勾踐以霸主身份在舒州會盟,奠定了霸主地位。

作者:
上載日期:
2024年01月0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