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声音导航

 

202105phn036_01
孔子圣迹图(图片提供:黄金国/FOTOE)
202105phn036_01

中国文化的汉学

元代是中国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很典型的时代。概括地说可分为北族与汉族两大类别,元代区别的蒙古、色目人,以及被列入“汉人”中部分非汉族如契丹、女真族等,这些都属北族;南人是指南宋的汉族。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于汉族,造成双方多有扞格不入的情形,但文化接触随时空环境的影响,就产生文化的涵化。北族接受、研习中国文化日渐增广加深,从汉学的角度来看,是值得了解并注意的。

 

汉学是中国文化中精致高深的部分,古代或称为华夏、中华、中国之学,因为是由汉族为主体创造、建构出来,并始终维持这种学术传统,故而晚近以来国际间就通称为汉学或华学。汉学包括古代所说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按这样的分类其实就囊括了中国全部的学术,代表知识和智慧的总体,儒学自然在其中。

 

蒙古帝王与贵族

蒙古族统治中国时期,各朝帝王大汗们到底是否有学汉学呢?这个有趣的问题能考察的资料却很少,大体的方向是元代中期以后的帝王较有汉学的表现。从成吉思汗开始到仁宗之前的七位大汗,都是透过翻译来接触和学习汉学,他们可能懂些汉语,若用汉文读、写恐怕是颇有问题,但经翻译解说,他们对汉学的内涵是有所理解,并不完全陌生;其他皇子、宗室们受的汉学教育也多如此。仁宗汉学有相当水准,他读《资治通鉴》而且下令翻译成蒙文用来教读,又对诗、书法有欣赏鉴识的能力。以后的英宗、泰定帝、文宗、顺帝都类似,他们还题字、诗句以赏赐大臣。文宗喜好书籍、书画艺术,常在“奎章阁”和儒臣们谈书论艺;顺帝更要求皇子读《孝经》、《四书》、练习书法。这两位帝王很像汉族的皇帝了。

202105phn037_01
宋代《资治通鉴》手稿影印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图片提供:聂鸣/FOTOE)
202105phn037_01

其他蒙古人的汉学

除帝王、宗室外,其他蒙古人习汉学的家世有贵族、官宦、平民不等。他们最多数是属于汉学的研习者之类,如透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其次是倡行汉学者,如办理或协助儒学教育,倡导、鼓吹、实行儒学的理念。另外是在汉学的不同领域中有所表现者,如经史、文学、艺术等。若以忽必烈时代为初期,其后到顺帝之前为中期,顺帝时代为后期来举例。初期如坚童,他少年跟随金末状元王鹗游学,后来入国子学受学于许衡,故得以列入《宋元学案补遗》的〈鲁斋学案〉中,成为理学的儒士身份。中期如阿鲁威,他身为官僚,担任过翰林学士,是以散曲著名的汉学之士。晚期如泰不华,他精于理学、文字学,参与修《宋史》,诗与书法造诣都很高。其他可以具体看到的汉学关系,至少能有近三百人之多。考虑到还有许多学校生员,应考的人士,乡里、家庭的教学等方面,这个数目应和实际相差甚远。同样地,其他北族的汉学情形也是如此。

202105phn038_01
许衡像(图片提供:宝盖头/FOTOE)
202105phn038_01

西域人的汉学

西域人在元代列入色目族群中,色目包括了党项西夏(唐兀)人,但很难说他们是地理上的西域人。大体以地理概念而来总括,新疆及其以西的中西亚、欧洲、俄罗斯等,笼统可称之为西域人。在元代大蒙古帝国的西域人往来中国频繁,居留于中国并任职文、武官员的不在少数,他们接受中国文化者也大有人在。忽必烈时号称“廉孟子”的廉希宪就是畏兀儿人;家族来自南俄的康里人不忽木,和蒙古人坚童同为许衡的国子生,受理学的教育。著名的文学家马祖常,是汪古部的基督教世家。来自阿拉伯的瞻思,父子都受儒学教养,他是精通《易》学的儒者。西夏的唐兀人买住,重视学校教育,讲究理学道统,又是善作诗的文学家。在文学、艺术方面西域人表现相当可观,像萨都刺、丁鹤年、贯云石、余阙、高克恭、赵世延等等。西域人中可以具体知道的汉学者至少有五百多人。

202105phn039_01
《雁门集》,元代萨都刺著,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刻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图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05phn039_01
202105phn040_01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的西域人物雕像(图片提供:刘朔/FOTOE)
202105phn040_01

契丹、女真人的汉学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他们在辽、金时期已有多数的帝王、后妃和贵族、官僚们接受了中国文化,也有些致力于推广儒学的实践,和本身的汉学教养。到了元代,他们和汉族一样纳入于蒙古帝国之中。像耶律楚材,他是已汉化的辽朝皇族后裔,在元代他的家族后人仍有些致力于倡导儒学,如耶律有尚为许衡弟子,主持国子学,是少见的契丹理学家。后族后裔的石抹继祖,通经学又旁博天文、地理等。萧抟是诗、书、画并长的文学及艺术儒士。至于女真族的汉学较契丹族多些,如纥石烈希元精通经学,夹谷之奇为理学家,孛术鲁翀长于礼制,参与修史,又为国子学名师。李直夫、周卿、刘廷信都是元曲名家。

 

总体来看,元代北族的汉学专长以文学、艺术表现为多,应该是较贴近生活,涵养性情,抒发感情之故,而更多的是推广、倡导方面,以及一般研习者。至于汉学者的家世要以贵族、官僚居多,他们较有经济条件和政治、社会关系的有利环境。许多汉学的北族人士和汉族的士大夫相处毫无隔阂,形成了多族群的儒士文化圈。

202105phn041_01
耶律楚材雕像(图片提供:杨兴斌/FOTOE)
202105phn041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