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楚庄王“问鼎中原”

声音导航

 

202103phn036_01
河南省开封市古代历史文化展内,展有九夷来御的历史场景,内有九鼎的陈设,展示中原王权的威严(图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03phn036_01

楚军战胜晋军,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决心更坚实。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10年),庄王率军到周王室的疆界,向周天子示威。周定王见楚军来意不善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派大夫王孙满前往慰劳,楚庄王趁机向王孙满问周王室中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楚庄王问鼎之意图包含欲取周而代之意,王孙满看透这意图,没有正面回答,只说:“在德不在鼎。”(意思是指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有无德义,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听了,骄横地说:“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意指鼎有什么了不起,光是我们楚国土兵在战场上折断的戈尖矛头就足够铸九鼎。)王孙满见庄王如此骄横,也不甘示弱地回答:“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庄王听后自觉没趣,此时的实力亦不是灭周的时机,便带着军队回去。

bulb

九鼎

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当初夏朝极盛的时候,远方各国的诸侯都臣服于夏,由九州之长所贡献的金(实际是铜),把各州的山川物产都铸在上面。夏桀失掉道义,鼎就迁到商;商纣王暴虐天道,鼎又为周有。因此它象征着整个天下,得九鼎便意味着得天下。

202103phn037_01
春秋九鼎八簋二壸,新郑祭祀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图片提供:聂鸣/FOTOE)
202103phn037_01
202103phn038_01
春秋时期垂鳞纹铜升鼎。河南博物院藏品(图片提供:陈占伍/FOTOE)
202103phn038_01
202103ph015
202103ph015

灭宋争霸

邲战之后,许、蔡、陈、郑等国都相继依附楚国,只有宋国同晋国的关系仍十分密切。楚若要东通齐、鲁,称霸中原,就必须先制服宋国。在这些日子,庄王整天都在盘算着找什么借口去进攻宋国。一天,庄王正在宫中饮酒,忽然有人来报告,说楚国使者在宋国被宋人所杀。庄王听到这个消息,甩袖而起,连鞋也顾不得穿(古时人席地而坐,进屋是要把鞋脱掉放在门口),奔跑出去,任命公子侧为大将,率军讨伐宋国。原来庄王故意派一名宋国的仇人出使齐国,而到齐国去的路必须经过宋国。按当时的规矩,一国使者经过第三国时必须向该国借路,以表示对其主权的尊重。然而庄王却不准使者向宋国借路,欲借此挑起宋国的仇恨。

 

楚军很快开到宋国,把国都睢阳城重重包围。宋文公一见情况危急,便立即命大将华元率领全城将士和百姓把守城池,同时派人向晋国求援。晋军自从邲城一役战败后,根本不想出兵援救宋国,就派一名使者通知宋国,叫宋国拼命守城,说晋国大军很快便来解围。宋国信以为真,死守城池,拒不投降,双方足足僵持了九个多月。楚军的粮草也差不多吃完了。楚国为了威胁宋国,便下令在宋国国都附近盖房种地,做出一种长期围城的姿态。

 

宋文公见楚国毫无撤军的意图,又迟迟未见晋军救援,城内粮食亦已吃完,心中十分焦急。大将华元见此,只有孤注一掷,当天夜里他一个人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房,用刀逼着子反说:“宋国危在旦夕,城中已无粮食,百姓都要把孩子吃掉,骨头当柴火烧了。但宋国上下士气仍十分高昂,誓与国家共存亡。如果将军下令后撤三十里,那么宋国就答应同贵国结盟。否则,我们俩人先同归于尽吧!”子反慑于华元的气势,又为宋国百姓同仇敌忾的精神所感动,答应撤军。

 

楚国果然第二天便下令撤军,宋国也不食言,立即脱离晋国,依附楚国。楚国的势力更加强大,就连鲁国也向庄王送礼。过了几年,当楚国在蜀地召集诸侯会盟时,共有十二个诸侯国参加,就连西边的秦、东边的齐等大国也来结盟,楚国终于完成了称霸中原的目的。

202103ph005
楚庄王
202103ph005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1月0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