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谚语是如何发展及运用?

30009ph014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三苏园(苏洵、苏辙、苏轼)
30009ph014

生产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语言在变化,作为语言的一部分,谚语也不断发展演变。词汇是语言中反映社会变化最直接、最迅速的部分。但谚语却比一般词汇变化慢一步,这是因为谚语形成和通行过程要长些,这就表现旧有谚语存在时间相对长,新谚语确立的时间也相对长。不过,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谚语的发展与变化体现在谚语的品质变化上。“量”是数量的增减,“汰旧增新”是增减的依据。一些“不合时宜”的谚语逐渐退出,反映新事物、新认识、新经验的谚语应运而生。“质”是内容的更新。内容既指谚语的意义,也指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质”的变化与社会意识的改变相关联,也与语言变化相关联。社会意识的变化改变了谚语表达的内容,社会语言的变化导致谚语语言形式的调整。

 

谚语是人们千百年来经验与认识的结晶,所用的语言是活的口语,谚语的主体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因此大部分谚语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这是谚语的主流。一些“古老”的谚语,用今天的科学、哲学标准来衡量,它们也是当之无愧的“真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宋代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础润而雨”更早见于《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晕”,是日或月周边出现的彩色光圈,这是由微小冰晶组成的高空卷层云,卷层云是低气压的前驱,预示风雨即将来临。“础”是柱子下的垫石,柱下垫脚石潮湿,说明空气水分大,预示要降雨。谚语反映的自然规律用今天的科学水准来评论,是站得住脚的,而其所比喻的“小的征兆可以预示大的变化”也是符合认识论。类似的谚语,举不胜举,是传承的主体。主流归主流,传承是传承,谚语终归要发展,要发展就不能一成不变。改造旧,创造新,这是发展的两大途径。

 

新的时代,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改变人的思想认识,这些反映在谚语上,其一是淘汰过时的旧谚,另一是创造新谚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这些“豪言壮语”是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精神的体现,是新社会风尚的讴歌。自古就有“粪是奶,地是孩”、“粪广力勤,省得问人”的重视土地施肥谚语,然而我们已认识到,并不是光施肥就行,得配合浇水,也不是施肥愈多愈好,还得施得“巧”。“土改人翻身,改土田翻身、红了心头,绿了山头。”新谚语不仅反映客观事物,也常常把事物的变化和人的思想变化联系起来。“土地改革”,改变了人和土地的关系,“改良土壤”,改变了土地的品质;有了改变秃山荒岭的“红心”,方能真正使秃山变绿山。新谚语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思想新、认识深,语言更贴近生活,更口语化,从而增强了谚语的固有特点。

 

有些谚语并不是采用除旧增新的方式来变化,而是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来改变。这种推陈出新的改变是利用旧谚的格式,表达新的内容,或对原来的谚语给予新的解释。旧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反映了旧日对当兵的看法,今日参军与过去意义不同,鼓励参军为国效力,在原谚格式内推陈出新,创造出“好铁才打钉,好男才当兵”的新谚语。旧谚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新谚对旧谚作缩减,改为“人穷志不穷”,去掉后句,将前句改成相反的意义,长了穷人的志气。旧谚“人生七十古来稀”反映的是从前人的生存状况,今天社会生存条件极大改善,人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提高,在古人眼里的七十大限已不是“稀”有之事。在原谚基础上加了一句“古稀今不稀”,谚语有了“新颜”已不是“旧貌”。

30009ph015
好铁才打钉,好男才当兵
30009ph015

谚语是人们知识与经验的结晶,反过来人们又可以用谚语来指导实践。谚语肯定正确,否定错误,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知。“迎闯王,不纳粮”这句谚语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提出的“随闯王,不纳粮”的回馈,但都是农民军政权性质的政治宣言。一句谚语,作用等于一部政治纲领。农谚之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更是有目共睹。

 

在语言运用上,使用谚语更是一种绝佳手段。许多谚语都有引申、比喻意义,利用谚语的这种引申、比喻义,能收到积极的修辞效果,凸现语言的力量。“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谚语指明“反腐倡廉”首先要求公职人员要从自身做起,才能收到实效。“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句谚语生动形象地说明“贵在行动”,空喊口号,办不成任何事情。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1月2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