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揭开成语真面目

0610phn001_01
安徽亳州庄子祠的旧石磨上雕刻着成语(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0610phn001_01

汉语是世界上词语最丰富、最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语言之一,成语为当中瑰宝,它是在中国衍生,人们长期习用、流传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含义深刻、言简意赅,并具一定的灵活性。成语极多是历代沿用下来、重要历史事件、古籍中的神话寓言、经典名言等。即使是民间俗语,也有不少是自古有之,它们已被用上千年,明显带有文言色彩。能流传至今者,均久经时间洗礼,故它们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彩之作。成语大多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经典名言概括而来,故不能单凭成语字面意思来理解,否则容易发生误解。因此使用时,必须了解该成语的来源、典故及其发展变化,才能理解其真正含义。

 

成语多数由四字构成(又称四字格成语),在长期使用时,已凝固成一个整体,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成语中每个字一般不能随便更换,例如:“掩耳盗铃”不能说成“掩耳偷铃”;“亡羊补牢”不能说成“亡牛补牢”。词语次序一般不能随意颠倒,例如:“深谋远虑”不能说成“远虑深谋”,“标新立异”不能说成“立异标新”。成语跟汉族的历史背景(如朝秦暮楚、三国鼎立)、地理环境(如逐鹿中原、泾渭分明)、经济生活(如雨后春笋、茶余饭后)及文化风俗(如棋逢对手、龙飞凤舞)等,有着密切联系。

 

成语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但原文多是一段话语,这就需要改造原文,精简成四字。这格式能符合汉人成双作对的心理,容易上口,内容又含蓄丰富。例如:北朝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精简成“扑朔迷离”。《诗经‧国风》:“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精简成“一日三秋”。

 

同一个成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却有两种以上的形式。这主要指成语中个别字的不同。例如:走马看花──走马观花;拔苗助长──揠苗助长;了如指掌──了若指掌;不可救药──无可救药。

形式不同,意义却相近或相同。例如: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土崩瓦解;自高自大──妄自尊大──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两个成语意义相反,有的各由一个反义词构成。例如:走马看花──下马看花;师出有名──师出无名。

词序不同,例如:小题大做──大题小做;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整体意义相反,例如:谦虚谨慎──骄傲自满;门可罗雀──门庭若市;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独占鳌头──名落孙山。

 

成语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旧的成语会逐渐消失,特别是含义不符社会进步、观念落后、被淘汰旧事物的成语。例如:三从四德、指腹为婚、花街柳巷等。因时代发展,不断产生新成语、新事物及新观念,为新成语的产生提供基础。例如:洋为中用、一分为二、劳逸结合、意气风发等。成语的形式和意义亦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个别字的改换:有些成语某个字因生僻或意义不明等,当中的字已改变。例如:《孟子‧公孙丑》:“揠苗助长”改为“拔苗助长”;《蜀记》:“覆车之鉴”改为“前车之鉴”。成语语序不同的两种形式,例如:“两袖清风”也可以说成“清风两袖”;“背井离乡”也可以说成“离乡背井”。成语多是褒义的变为贬义,例如:“走马看花”,唐‧孟郊《登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指得意、欢乐的心情;现指马马虎虎、不深入地观察事物。中性义变贬义,例如:“欲盖弥彰”语源是《左传‧昭公三十一》:“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彰),惩不义也。”意指希望隐名,但名气更加显豁,意属中性;现指企图掩盖坏事真相,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贬义变褒义,这变化较少有,例如:“后来居上”语源是《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原指资历浅的人的地位,反而比资历深的人的地位高,带贬义;现指后来的、年轻者超过先前的、年老者,属褒义。类似的还有“明目张胆”、“明哲保身”等。

 

成语在本义基础上,常产生引申义。例如:“重整旗鼓”本指打仗时重整军旗和战鼓;现指失败后,重新调整力量继续再干。“汗马功劳”本指战场上建立的功勋,现也可泛指工作中的贡献。成语还常在本义基础上产生比喻义,例如:“雨后春笋”本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快又多”,现比喻某种事物大量涌现或蓬勃发展。“水落石出”本是描写风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来比喻真相大白。

成语与谚语之别

成语 谚语
固定短语,字数固定。 固定的语句,字数不固定。例如:恨铁不成钢、新官上任三把火。
书面语色彩。例如:弄巧反拙。 口语色彩。例如:偷鸡不成蚀把米
词语或次序一般不可变化。 词语或次序都可变化。例如:三个臭皮匠,胜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变成诸葛亮。

 

成语与歇后语之别

成语 歇后语
一个整体,多是四字格。 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面像谜面,后面像谜底。例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书面语色彩 口语色彩。例如:老公拨扇──凄(妻)凉。
不可以成为歇后语的一部分 后一半常是成语。例如:哑巴吃馄饨──心里有数;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成语与惯用语之别

成语 惯用语
多有出典可查,书面语色彩。 人们口头上常用的一种固定短语,口语色彩。
多为四字格,语法关系多样化。 多为三个字,构成动宾关系。例如:开夜车、灌米汤。其他形式较少。例如:打落水狗、赶鸭子上架。
结构凝固,不可轻易拆开。 可轻易拆开。例如:碰(了个)钉子、拉(他的)后腿。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10月1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