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諺語是如何發展及運用?

30009ph014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三蘇園(蘇洵、蘇轍、蘇軾)
30009ph014

生產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語言在變化,作為語言的一部分,諺語也不斷發展演變。詞彙是語言中反映社會變化最直接、最迅速的部分。但諺語卻比一般詞彙變化慢一步,這是因為諺語形成和通行過程要長些,這就表現舊有諺語存在時間相對長,新諺語確立的時間也相對長。不過,變化是絕對的,穩定是相對的。諺語的發展與變化體現在諺語的品質變化上。「量」是數量的增減,「汰舊增新」是增減的依據。一些「不合時宜」的諺語逐漸退出,反映新事物、新認識、新經驗的諺語應運而生。「質」是內容的更新。內容既指諺語的意義,也指表達意義的語言形式。「質」的變化與社會意識的改變相關聯,也與語言變化相關聯。社會意識的變化改變了諺語表達的內容,社會語言的變化導致諺語語言形式的調整。

 

諺語是人們千百年來經驗與認識的結晶,所用的語言是活的口語,諺語的主體是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因此大部分諺語被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這是諺語的主流。一些「古老」的諺語,用今天的科學、哲學標準來衡量,它們也是當之無愧的「真理」。「月暈而風,礎潤而雨」這是一句古老的諺語。宋代蘇洵《辨奸論》:「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礎潤而雨」更早見於《淮南子‧說林訓》:「山雲蒸,柱礎潤」。「暈」,是日或月周邊出現的彩色光圈,這是由微小冰晶組成的高空捲層雲,捲層雲是低氣壓的前驅,預示風雨即將來臨。「礎」是柱子下的墊石,柱下墊腳石潮濕,說明空氣水分大,預示要降雨。諺語反映的自然規律用今天的科學水準來評論,是站得住腳的,而其所比喻的「小的徵兆可以預示大的變化」也是符合認識論。類似的諺語,舉不勝舉,是傳承的主體。主流歸主流,傳承是傳承,諺語終歸要發展,要發展就不能一成不變。改造舊,創造新,這是發展的兩大途徑。

 

新的時代,新的科學技術不斷改變人的思想認識,這些反映在諺語上,其一是淘汰過時的舊諺,另一是創造新諺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馬當先,萬馬奔騰」,這些「豪言壯語」是集體主義、大公無私精神的體現,是新社會風尚的謳歌。自古就有「糞是奶,地是孩」、「糞廣力勤,省得問人」的重視土地施肥諺語,然而我們已認識到,並不是光施肥就行,得配合澆水,也不是施肥愈多愈好,還得施得「巧」。「土改人翻身,改土田翻身、紅了心頭,綠了山頭。」新諺語不僅反映客觀事物,也常常把事物的變化和人的思想變化聯繫起來。「土地改革」,改變了人和土地的關係,「改良土壤」,改變了土地的品質;有了改變禿山荒嶺的「紅心」,方能真正使禿山變綠山。新諺語有着深深的時代烙印。它思想新、認識深,語言更貼近生活,更口語化,從而增強了諺語的固有特點。

 

有些諺語並不是採用除舊增新的方式來變化,而是用「舊瓶裝新酒」的方式來改變。這種推陳出新的改變是利用舊諺的格式,表達新的內容,或對原來的諺語給予新的解釋。舊諺「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反映了舊日對當兵的看法,今日參軍與過去意義不同,鼓勵參軍為國效力,在原諺格式內推陳出新,創造出「好鐵才打釘,好男才當兵」的新諺語。舊諺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新諺對舊諺作縮減,改為「人窮志不窮」,去掉後句,將前句改成相反的意義,長了窮人的志氣。舊諺「人生七十古來稀」反映的是從前人的生存狀況,今天社會生存條件極大改善,人的平均壽命有了很大提高,在古人眼裏的七十大限已不是「稀」有之事。在原諺基礎上加了一句「古稀今不稀」,諺語有了「新顏」已不是「舊貌」。

30009ph015
好鐵才打釘,好男才當兵
30009ph015

諺語是人們知識與經驗的結晶,反過來人們又可以用諺語來指導實踐。諺語肯定正確,否定錯誤,從正反兩個方面加深對事物的認知。「迎闖王,不納糧」這句諺語是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提出的「隨闖王,不納糧」的回饋,但都是農民軍政權性質的政治宣言。一句諺語,作用等於一部政治綱領。農諺之於農業生產的指導作用更是有目共睹。

 

在語言運用上,使用諺語更是一種絕佳手段。許多諺語都有引申、比喻意義,利用諺語的這種引申、比喻義,能收到積極的修辭效果,凸現語言的力量。「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諺語指明「反腐倡廉」首先要求公職人員要從自身做起,才能收到實效。「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這句諺語生動形象地說明「貴在行動」,空喊口號,辦不成任何事情。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1月2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