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关公崇拜

21602phn001_01
21602phn001_01

关羽是一个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真实存在的著名武将。后世奉关羽为神,至今海内外华人,仍然尊称他为关老爷、关帝君、武圣人、关帝公、关圣、恩主公、帝祖公等。

 

正史《三国志》中关于关羽的部分只有九百多个字,其中提到他的卓越武功和勇敢质量,称他为万人敌”、“熊虎将”,或形容他“勇冠三军”、“勇而有义”;但也批评他“刚而自矜”,说他最后失败是因为自身的弱点。可以说,史书中的关羽形象并不特别高大。但是千载之后,关羽却超过了许多英雄人物,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佑民”的神祇。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在他面前黯然失色,“万世师表”的文圣人孔夫子也只能与之平起平坐。

 

史书中对关羽的家世没有描述,只说他“亡命走涿郡”,意为因不得已的原因离开家乡,可能是背负了杀人的命案。在涿州,他遇见了刘备和张飞,并与张飞一起担任了刘备的武将。刘备后来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关张二人对刘备的态度始终非常恭敬。在以后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也始终如一地跟随刘备。而刘备对关羽也非常信任。缔造魏国政权的曹操曾捉住关羽,因为欣赏他的能力,拜他为偏将军,让他为自己工作。但关羽始终惦念刘备,在报了曹操恩惠之后即又去投奔刘备。关羽在刘备麾下屡立战功,但最后被后来成为吴国皇帝的孙权派人杀死。

 

大约写于元末明初(十四世纪)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等关于关羽的故事,将他塑造为忠勇双全的义将。为了突出关羽的光辉形象,书中对不少历史细节作了修改。这些不实之处可能并不是作者罗贯中一人的创作,而是他根据当时的民间故事改编的,其中反映了当时民间对关羽的看法。故事虽然不是完全真实,但是成为了后世关羽传说的基础,通过戏曲、小说、绘画等广为流传。

 

因为关羽在民间享有盛名,佛教和道教在传播的初期曾经借用关羽的名气。比如佛教的天台宗和禅宗宣称关公皈依了佛门,而道教的全真教曾以关公为四元帅(或四天将)之一。宋代开始出现了一些关羽的印,据称是汉朝传下来,其实是道教信徒根据《三国志》中他的职务而铸造。

 

为了激励武将,从唐朝开始,不少皇帝曾经给关羽加封号,为他修庙。明朝万历年间,皇帝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这是将关羽称帝的开始。自此他成为无上尊神。民间对关公的崇拜愈来愈盛,认为他可以保佑文人、军士、商人、农家和普通人;朝廷也愈来愈提升关公“护国佑民”的地位,所以关庙愈修愈多。现在,在海外也有一些庙供奉关帝。

 

在中国社会,民间信仰较多的是具有单一职能的神祇,如龙王司雨,妈祖(天后)护佑航海等等。但关公却是一个全能型的神祇。在晚明时期,他甚至是公认的祈佑子嗣的神灵,可谓无所不能。这主要是佛道儒及民间信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不断给这个形象增加职能的缘故。在关公的身上寄寓着中国人最高的道德理想:“忠”和“义”,这是关公崇拜多年盛行不衰的根本原因。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1月2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