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德文化交流

30062ph036
30062ph036

中国与德国分列亚洲东部和欧洲中部,相距甚远,很晚才有直接往来。十五至十六世纪,中德之间的直接交流仍然不多。十七世纪初,才陆续有德国传教士来华,中德直接交往的序幕正式拉开。以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欧洲当时比较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把中国悠久的文化和迷人的艺术介绍到欧洲。不仅中国的哲学、文学在德国知识界成为热门话题,在文化、生活、建筑等许多领域,中国都对德国产生了影响。

 

中德之间的官方往来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双方正式签订了通商条约,两国之间各方面的交流活动逐渐增多。渴望自强的中国积极学习德国的军事技术,而经济腾飞,渴望对外殖民扩张的德国则强行租借胶州湾建立了殖民地。

 

二十世纪上半期,双方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扩大了,德国在中国的商业势力大增,其军事制度也受到中国的重视和学习,大量的中国学人远渡重洋到德国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纳粹德国被消灭,新的德国成立,双方的文化交流又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在思想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有丰富的宝藏,曾经在德国掀起中国文化热潮。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学说和理念在德国的知识界获得广泛传播。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康德和黑格尔都深入研究过孔子思想。大文豪歌德十分欣赏孔子的哲学。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到了德国人特别是青年们的大力拥护。《道德经》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受到德国人的喜爱。早在十八世纪歌德的时代,经由欧洲传教士们翻译介绍的中国文学作品就已经在德国流传。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德国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大量的中国古代小说、诗歌和典籍被翻译成德文,中国文学和历史成了不少德国作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中国的瓷器、漆器、绘画的丝织品、壁纸等早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就成为当时欧洲人多方搜求的珍品。中国的园林、装饰、建筑艺术等也先后传入德国。中国文化在德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另方面,德国文化在中国始终在“西学”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德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三方面表现突出,一是德国的哲学,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德国哲学大家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对其思想的学习、研究也不断深入。二是德国的政治思想,一方面是民国政府的亲德派,想借鉴德国模式,另一方面则是马克思主义最后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三是德国的文学和艺术,歌德、席勒等大文豪的作品被翻译及介绍到中国,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