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著名法文译者与作者有几人?

30035ph018
魏源画像
30035ph018

中法两国相距遥远,但是由于她们在世界上各自具有特色,早已彼此遥遥相望,渴求了解对方与直接往来。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知识界思想比较开放的人士,为了解西方,也为寻求改造中国的良策,或翻译或撰写关于法兰西等欧美国家的著作,从而在中国与法国文化之间,架起直接交流的桥梁。从魏源至梁启超,一批译者和作者成为有关文化交流的代表,贡献良多。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的好友。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问世。鸦片战争时,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受林则徐嘱托,将《四洲志》等译稿与历代史志等资料,编着成《海国图志》,刻本50卷,1847年增至60卷,1852年增补至100卷。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建议制造枪炮轮船以及其他机器,加强海防,抵御外侵。该书对于法兰西已有若干介绍,当时颇受社会各界欢迎。

30035ph019
《海国图志》
30035ph019

林纾

近代文学家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福建人,曾在京师大学堂任教。他“翻译”欧美文学作品近160种,以“翻译家”之美名载入近代历史。但是,此人不懂外语,每当翻译法国文学著作时,皆由知晓法语的王寿昌口译原著,林纾边听边记并加以改造或发挥,实际为意译,从总体看来尚能保持作品原本的精神。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就是这样译成中文,并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书名出版。他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多达27部。

30035ph023
《巴黎茶花女遗事》
30035ph023

严复

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文化人士不论译书或写书,通常使用毛笔。1900至1905年间,严复(1853—1921年)从英文本转译孟德斯鸠用法文撰写的《法意》就是一例。《法意》,于1913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现今,该书译作《论法的精神》(De I' Esprit des Lois),已有数种译本问世。

 

严复,福建人,曾留学英国,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总办,主张变法维新。他对翻译工作有所贡献,首次提出翻译必须遵循“信、达、雅”。辛亥革命后,严复逐渐保守。他翻译的《法意》存在若干不足,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该书的出版无疑有助于中国读者认识近代法兰西的政治思想与社会特点。

30035ph022
晚清翻译家严复
30035ph022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广东人,举人出身,主张变法维新。1896年,他在上海主编《时务报》期间,编辑《西政丛书》。1898年,他在北京参与“百日维新”,曾办京师大学堂以及译书局。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他拥护袁世凯,任其政府的司法总长。1916年他反对袁世凯,任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他对欧美有一定了解,尤其佩服孟德斯鸠与鲁索。他在《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等著作中,介绍法国政治文化。

30035ph021
梁启超
30035ph021

陈天华

中国知识界对于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有着比较广泛的关注。人们不仅考察那一场为时甚长的政治大冲突,也注意到女性与革命的密切关系。在此方面,表现突出者为陈天华(1875—1905年)。他是湖南人,于1903年留学日本,曾与黄兴等进行反清的革命活动。1903年,他撰写了《猛回头》与《警世钟》两书,它们曾有广泛的影响。《猛回头》为用通俗语言写成的唱词,号召学习西方、推翻清朝专制。在《警世钟》一书中,他大力谴责欧美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侵略、反对清廷政府的对外政策,号召中国民众警醒奋起救国。他主张女性应与男性相同,勇敢地反抗压迫、投身革命洪流。

 

邹容

邹容(1885—1905年)四川人,1902至1903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他写成《革命军》一书,1903年5月在上海出版。他号召推翻清廷的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他说明革命乃是“天演之公例”。同年6月,《苏报》因为发表章炳麟的文章、推崇《革命军》,以及刊登鼓动革命的其他文章,而遭受清政府与上海租界工部局的镇压。1903年6月末,章炳麟与邹容被捕入狱,被判监禁二年,后邹容病逝于狱中。

30035ph020
邹容
30035ph020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8月2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