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印刷术

0816phn002_01
印刷术(视觉中国)
0816phn002_01

中国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经历长时间抄写读物,然而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因此,对新型复制技术就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这时印刷术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把有许多文字的木印印在纸上作护身符,并且制成图文并茂的木版。这样的逐步发展,最终演变成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中国的雕版印刷发明以后,先逐渐向邻国传播,继而传到西亚和非洲,最后传到欧洲各地,以至全世界。隋唐五代是雕版印刷的早期阶段。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来看,唐代的雕版印刷品主要是一些读物、日常和宗教用品,如佛经、佛像、历书、语言文字工具书以及票据等。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代十国(十世纪)印刷,出现了新的突破。由政府刊刻的儒家《九经》是印刷业的一个创举。因为印刷的范围拓宽至刊印圣贤之书。雕版印刷的普及,更为两宋的印刷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纵观整个中国印刷史,两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技术为成熟期。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因此,在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元朝时王祯完善活字印刷,制造了转轮贮字盘,加快了捡字速度。宋朝印刷品内容扩及儒、释、道及诸子百家所有领域。除了书籍和版画的印刷以外,还有纸币的印刷和发行。宋元以来出版中心散及全国四面八方,印刷用纸质量和品种超过以往历代。由于印刷术的普及和进步,使这一时期的印刷品趋于完美,成为后世典范,为明清两代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明清期间的木雕版印刷技术更趋成熟,插图本著作骤增,由于多色套印的发展,使整幅美术作品能用印刷形式表现出来。中国雕版印刷中的插图直接代表了版画刻印艺术。版画在发展过程中成了高度精美的艺术,这不单表现在其概括主题事物的技巧上,也表现在它的布局和雕刻的风格上。一幅精美的版画不单需要匠师纯熟的刀法,还需要工匠个人对艺术的了解。中国的饾版彩印便证明了这一点,它要求设计者、刻工和印工之间对原作的心领神会。木刻和插图起了实用和美学的双重作用,作品所体现的往往是一代风骚,是整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史实和个性。除了多色套印的发展,在明清时历史上的泥活字和金属活字也得到全面复兴,出现了用木活字和铜活字大规模印刷的高潮。明清时形成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方形标准印刷字体,是印刷术进步的标志。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7月1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