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三)國民政府播遷台灣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解放軍繼續向全國各地推進,國軍則節節敗退。全面内戰期間,台灣比較安定而罕受戰火波及。1949年1月,國民政府以陳誠擔任台灣省主席,同時又陸續將大量黃金、美鈔及文物分批從大陸運往台灣。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宣佈遷設台灣,繼續保持中華民國的旗號,以台北為政府所在地。當時原代總統李宗仁飛赴美國不歸,蔣介石遂於1950年3月1日復出。其後政權由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長期掌握。國府遷台後,據守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諸島,合稱「台澎金馬」。原來台灣形勢岌岌可危,後因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於是轉危爲安。國民黨退守台灣後,也汲取忽視民生尤其農村治理的教訓,推行土地改革、發展地區經濟。台海兩岸分治的局面持續至今。

國民黨統一全國後迅即丟掉大陸政權,除了其自身失誤外,有沒有其他客觀因素?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

國民黨於1947年底正式施行《中華民國憲法》,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以蔣介石為總統,李宗仁副之。圖為1948年5月20日,總統及副總統在南京宣誓就職時合影。前排左起第十三為總統蔣介石、十四為副總統李宗仁。當時內戰正打得激烈,國軍不斷受挫,國民黨形勢日危。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2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2

1949年初,蔣介石宣佈引退,回到故鄉浙江奉化。左圖:蔣介石在家鄉與親屬合影;右圖:蔣介石在家鄉接見孫科(孫中山之子,右一)等人。蔣介石表面引退,實質仍掌國民黨軍政大權,並在家鄉多次會見軍政要員,部署國府播遷台灣事宜。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3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3

蔣介石引退後,由李宗仁(左)出任代總統。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接近完全瓦解。11月,李宗仁以養病為由,宣佈軍政交由行政院長閻錫山(右)負責,飛赴香港,次月赴美不歸。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4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4

1949年1至12月間,蔣介石以親信將領陳誠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安排國府遷台。圖為是年10月10日,陳誠以台灣省政府主席身份在雙十國慶典禮上閱兵。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5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5

1948年11月至1949年10月間,國民黨將儲存在上海中央銀行的大部分國庫黃金秘密運到台灣,對台灣日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左圖:報章報道秘密運金;右圖:大批黃金運到台灣。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6_v2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6_v2

1949年10月24至27日,解放軍9,000餘人從福建渡海攻金門,登陸後大部分遭國軍殲滅。此役令解放軍一時未能進一步渡過台灣海峽,讓國民黨取得喘息空間,對日後兩岸長期分治有重要影響。左圖:在金門島上的古寧頭戰役中,國軍俘獲大量解放軍;右圖:1952年1月,蔣介石視察金門。1949年起,金門即成國共對峙的前線,1954、1958年更爆發兩次大規模炮戰。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7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7

1949年,大量國軍乘船從大陸撤到台灣。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宣佈遷設台灣,蔣介石於次年3月1日宣佈復行視事。左圖:1950年1月的蔣介石;右圖:1950年3月3日台灣《中央日報》報道蔣介石復行視事。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9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9

正當解放軍部署攻台之際,1950年6月25日,韓戰(朝鮮戰爭)爆發,成為台灣海峽局勢的轉捩點。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0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0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隨即派遣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令解放軍無法渡海攻台,國民黨得以在台灣立穩陣腳。左圖:1950年台灣海峽的美軍第七艦隊;右圖:1950年7月31日,蔣介石到台北機場迎接來訪的美軍司令麥克亞瑟(Douglas MacArthur)。

ebook

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對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素欠好感,當國軍在內戰後期迭遭大敗時近乎袖手旁觀。1950年6月韓戰爆發,朝鮮(即北韓,屬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很快便攻佔韓國(即南韓,屬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大部分地方。韓國若失,日本亦危。杜魯門驚覺共產勢力有可能控制整個東亞,遂一改過往政策,決定強力介入,一方面派第七艦隊保護台灣,並增援國民黨,又組成以美軍為主力的聯合國軍,由名將麥克亞瑟統領,反攻朝鮮軍,直抵鴨綠江邊。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感受到威脅,乃於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主將,率軍(以「中國人民自願軍」名義參戰)進入朝鮮半島,與聯合國軍交戰。1953年7月各方停戰。韓戰令國民黨轉危為安,得以逐漸鞏固在台灣的統治,成為台海兩岸長期分治的重要轉折。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最後一段,有以下註釋:「台灣某要人私下語人,謂韓戰是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意思是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韓戰救了國民黨。」

國民黨統一全國後迅即丟掉大陸政權,除了其自身失誤外,有沒有其他客觀因素?

國民黨之失敗,不僅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諸多原因,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學術問題。就其主觀因素而言,該黨代表官僚資產階級,為地主資本家謀利益而忽視城鄉貧民福祉,内部組織渙散、幫派林立,軍事指揮失誤、士氣低落,既難以團結不同政見者,又面臨外寇強敵之侵擾,這些内憂外患均是其致命的痼疾。不過從中國宏觀歷史來考察,其國祚也有不能不短命的客觀因素。觀諸中國歷代之興治盛衰亂亡,在以小農自然經濟為根基的專制王朝治下,實難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規。在歷史上,凡屬乍由分裂割據而統一之王朝,國祚多屬短命:秦結束春秋戰國後僅存15年;結束三國分立的西晉僅存51年,如從滅吳起計則只有36年;統一南北朝的隋僅存38年,如從滅陳起計則只有30年;併吞夏金宋的元共98年,如從滅南宋起計則只有89年;民國以北伐終止軍閥混戰也僅能度過22載。蓋乍一結束分裂而統一,所承受長期戰亂的歷史包袱過於沉重,一時積重難返。反之,承短命統一而來者卻往往國祚較長,如秦以後之漢、隋以後之唐、元以後之明。此論不敢謂之正確的「規律」,唯其現象卻有待科學考證,治史者於此不可不詳察!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